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孫山
(資料圖片)
實習生 張家悅
現(xiàn)在年輕人閱讀學習的需求不斷增多,但是圖書館、自習室“一位難求”,也在困擾一些年輕人。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diào)查中心聯(lián)合問卷網(wǎng)(wenjuan.com),對2010名受訪青年進行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92.5%的受訪青年有學習需求,41.8%的受訪青年表示平時不方便找到公共學習空間。
受訪青年中,00后占31.4%,90后占48.2%,80后占20.4%。
家/宿舍和圖書館是受訪青年的主要學習場所
在北京某高校讀書的張菲,會在沒課的時候看書自習,她感覺可以比較方便地找到學習的地方。“除了圖書館,會去教學樓里找沒有課的教室。此外,餐廳、咖啡館、體育館等都可以看書,有的宿舍樓還設(shè)有專門自習的地方”。
“圖書館的環(huán)境挺不錯的。”任碧玥是一名青年創(chuàng)業(yè)者,她通常會去圖書館看書學習,但她也表示圖書館的座位比較難預約,“會有很多學生,所以需要很早就去占座位,早上七八點就要到。我有時也會在咖啡館或者家里學習”。
在北京工作的張妍,兩年前考上了在職研究生。她表示在備考的過程中,因為學習空間問題而產(chǎn)生過困擾。“像區(qū)一級或社區(qū)里的圖書館,一般就開放到下午五六點,我下班后也關(guān)門了。雖然大型的圖書館開放時間會長一些,但距離住處比較遠,不方便去”。
張妍說,自己在備考過程中,很像“打游擊”的狀態(tài),“通常是回家后看書,但有時室友會有朋友過來玩,隔音不是很好,我就會到外面的咖啡館,或在下班后等辦公室沒人了看會兒書,但沒有一個可以長時間學習的地方”。
調(diào)查中,92.5%的受訪青年平時有學習需求。家/宿舍(73.9%)和圖書館(62.7%)是受訪青年的主要學習場所。其他還有:書店(31.7%)、辦公室(23.6%)、咖啡館/快餐店(24.3%)和付費自習室(15.1%)等。
41.8%受訪青年表示不方便找到公共學習空間
某高校學生劉昕說,自己平時在學校時,會去圖書館或教室自習,如果外出,一般會去咖啡館學習。但她表示,在咖啡館學習會面臨環(huán)境不夠安靜的問題,“畢竟不是一個專門的自習空間”。
任碧玥表示,雖然平時能找到一些公共學習空間,但她覺得并不是很方便,“公共學習空間比較少,不太容易找到合適的,會提高我的學習門檻。另外,家附近的公共學習空間,大多是付費自習室,成本比較高”。
放假回家的時候,張菲通常會在家中學習,或者與同學一起到圖書館學習。“雖然老家沒有北京那么繁華,但也有不少付費自習室。而且圖書館有很多分館,大概可以容納30-40人,每個座位都配有插座,還有管理員維持秩序,整體環(huán)境不錯”。
數(shù)據(jù)顯示,41.8%的受訪青年表示平時不方便找到公共學習空間,58.2%的受訪青年覺得方便。
劉昕表示,很希望多一些社區(qū)或鄉(xiāng)鎮(zhèn)的基層公共學習空間。“希望能夠延長公共學習區(qū)的開放時間,像有的自習室是24小時營業(yè)的。也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功能分區(qū),不只提供一張書桌,也能有一些單獨的格子間,給需要參加面試的年輕人提供場所,這種需求在教室或宿舍很難滿足”。
關(guān)鍵詞: 開放時間 比較方便 數(shù)據(jù)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