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兩天,“教育部要求9月起中小學生要學煮飯”的消息上了熱搜,還一度成為熱搜榜第一位。原因是教育部日前發布了《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標準”)。
有人戲稱,詩人海子希望的幸福,喂馬、劈柴、關心糧食和蔬菜,現在學生們都擁有了。
教育話題上熱搜不奇怪,畢竟關系著1.56億中小學生,關系著背后的數億家長。
但奇怪的是,絕大多數的報道或討論,都將力氣用在了孩子洗衣做飯上,似乎勞動教育就等于干家務。
如果這樣理解,那就太狹隘了。
“標準”全文68頁,內容極為豐富,可能很多人根本沒看,就開始討論了。
陶行知說過“生活即教育”,可生活中不止有洗衣做飯,還有對勞動的贊嘆。
下面就來詳細拆解一下“標準”,以及很多人對“標準”的一些誤解。
2.
勞動教育就是教孩子勞動嗎?錯,勞動教育的內涵極為深刻。
愛勞動,很重要;愛勞動人民,更重要。
“標準”這樣定義勞動教育:發揮勞動的育人功能,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活動。
勞動教育不是真的要把你培養成一個廚子,而是讓你在勞動過程中,真正體會勞動不易,感受到勞動人民的辛苦和偉大。
如何讓學生深刻理解并無比尊重環衛師傅?喊100遍口號都白搭,真正掃1天馬路,比什么都好使。
所以勞動教育是避免口號式教育的最好形式。
而且勞動教育不僅僅是勞動,更能助力樹德、增智、強體、育美。
3.
勞動教育就是干干家務嗎?錯,勞動教育的內容極為豐富。
光知道洗衣做飯,那是停留在原始社會。
“標準”提出,義務教育勞動教育包含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三大類。
日常生活勞動包括清潔與衛生、整理與收納、烹飪與營養、家用器具使用與維護四個任務群。
生產勞動包括農業生產勞動、傳統工藝制作、工業生產勞動、新技術體驗與應用四個任務群。
服務性勞動包括現代服務業勞動、公益勞動與志愿服務兩個任務群。
無人機噴灑農藥了解一下?
4.
勞動教育能全在學校解決嗎?不能,勞動教育的場景必須交織。
想跑,誰也跑不掉。
“標準”一出,很多人叫好,但也有不少家長想做甩手掌柜。“可別讓孩子把勞動教育帶回家,我可沒時間”、“別讓我陪著孩子打卡”······
這話有沒有道理?有,但無理的成分更大。
問一句:教育孩子是誰的事?都是學校的事嗎?我們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到了關鍵時刻,別撂挑子呀。
而且勞動教育跟其他教育還真不同,很多內容必須父母配合、在家完成。
你不能指望學校有100個灶頭讓孩子練炒菜吧?那是新東方——烹飪學校。
5.
勞動教育時間從哪來?
現在學生們的課程已經安排得很滿了,新增的勞動課排到哪去?
甚至很多人在猜:勞動教育老師不會經常生病吧?
這個擔心多余了。因為勞動課程的課時并非特別多,而且安排很靈活。
“標準”明確:勞動課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課時,而且可根據實際情況單節排課或2 3課時連排。
這個變通性就非常大了。
簡單的手工勞動,1課時可能就夠了。在校園農場做個“農夫”,參與耕種全過程,可能就要2 3課時。
如果是公益勞動或志愿服務,也許還要結合外出安排,至少半天。
6.
勞動教育場所從哪來?
很多人最擔心的一個問題是,到哪去給孩子找那么多勞動體驗場所?沒有場所怎么落地?
有句話叫螺獅殼里做道場。
場所限制是普遍現實,但不代表沒有辦法。
學校的食堂、圖書館、科技場館可不可以用?
綠地、空隙地帶、陽臺或樓頂平臺等安全空間,可不可以建設校園“小苗圃"“快樂農場” “空中農場”?
學校進行基建、裝修、維護等時機,可不可以為學生提供安全參與與勞動體驗的機會?
這不是我說的,是“標準”里給的建議。
只要心中有勞動,遍地是場所。
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建自己的勞動實踐室,也可以利用社會勞動實踐基地。
7.
勞動教育老師從哪來?
不少人想得很遠很全面:中小學全部開設勞動課,老師夠不夠?老師自己會不會勞動?
師資來源問題,“標準”明確提了要求:學校要立足本校實際,合理設置勞動課程專職、兼職教師崗位,協同開展勞動課程教學工作。
現有老師的負擔會不會因此加重?相信學校有智慧解決這個問題。
老師水平問題,“標準”也作了回答:學校會有勞動課程教研組,各級教研機構會配勞動課程教研員,釆用專題講座、項目案例研討、工作坊、微論壇、勞動技能培訓等形式綜合提升。
一句話,不能讓不會勞動的老師上講臺。
而且,勞動模范、具備技能特長的人員,都可以請進學校呀。
8.
勞動教育的課程評價怎么做?
既然是勞動課,再用一張試卷去測試不合適吧。
所以,勞動評價就要分學生平時表現評價和階段綜合評價。
平時表現評價可以將學生參與勞動的積極性、頻次、熟練程度等情況用表格來勾選。
參與評價的人可以很多,包括老師、家長、第三方勞動場所人員、被服務對象等。
階段綜合評價則是在學期、學年或學段結束時進行的全面評價,既有過程評價,也有結果測評。
結果測評當然不是做試卷,而是真刀真槍的勞動實踐。
有條件的,真的可以讓學生到農場完成一次耕種,或者現場做道菜。
就要這么好玩這么酷。
9.
勞動教育不是今天才提的,也不是只有我們凡人重視,連神仙也如此。
菩提老祖怎么培養悟空?文化教育、勞動教育,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悟空十幾年歷盡千辛萬苦,才找到靈臺方寸山學校。本想學個成仙成佛的速成之法,沒想到遇上個慢性子。
菩提老師讓悟空打好文化課根基:學言語禮貌、講經論道、習字焚香。
菩提老師讓悟空養成愛勞動習慣:掃地鋤園、養花修樹、尋拆燃火、挑水運漿。
而且一學就是六七年。
悟空正是通過文化課修身養性,通過勞動課培養習慣,才為后來西天取經打下基礎。
10.
勞動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事都不能。
單說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可一遇到具體問題,似乎就忘了。所以很多人才會對勞動教育提出類似上述種種疑問。
正因為有不完善,或條件暫時不具備的情況,所以才需要通過實踐來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還沒開始就去質疑。
只提問題,不提思路,是耍流氓。
好了,不說了。我要去研究勞動課程了。
今日互動
關于勞動教育
你覺得如何落地?
家長該不該參與?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