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付出,叫作奉獻
有一種精神,叫作堅守
有一種責任,叫作擔當
隔離賓館的“現(xiàn)場主播”
4月20日,勝利小學王春玲老師像往常一樣正在家中準備下午的線上課,突然一個電話打斷了一切!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告知,因4月18日核酸檢測時,她與確診病例在同一試管中,所以被確定為一密,并在當日下午三、四點時去賓館集中隔離。王老師一下子懵了,遵照教育局和學校的相關規(guī)定,每次核酸檢測時她都特別小心,特意選擇人少的時候去,怎么還會發(fā)生這種事?她是一名班主任,線上課怎么辦?這一切來的太突然,一時間她不知所措。時間容不得她多想,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她立即向學校匯報此事,校領導也特別重視此事,陳喜會校長,周宗慧副校長、陸曉秋副校長紛紛打電話慰問她。她梳理好自己的情緒后,馬上想到了她的學生、她的線上課,為了不影響下午的課,王老師和校領導申請?zhí)崆吧险n,盡管她心亂如麻,但在講課時她仍鎮(zhèn)定自若,激情滿滿。
上完課后,她匆匆整理好行囊,踏上了14天的隔離之旅。別人帶的都是生活物資,而王老師——教學用品成了主角。到了賓館,第一件事就是調試電腦,讓第二天的線上課沒有后顧之憂。為了保障線上課效果,王老師讓從沒離開過她的孩子和爸爸住在一個房間。看到孩子淚眼婆娑的樣子,她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雖然線上課相對于線下課時間短了很多,但是一點也不輕松。猶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課前需要教師作充分的準備,才能讓線上課變得高效。而且班主任的課要相對多一些,課下還要督促班級學生核酸檢測、疫情排查、填寫各種表格、檢查作業(yè)。王老師并沒有因為隔離而影響任何工作。她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克服困難,準時和她的學生相見于云端。課堂上能看到她精心制作的課件,能聽到她耐心的講解,能感受到她對學生、對教育事業(yè)的那份真摯的愛。
勝利小學的每一個人都和王老師一樣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地為疫情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詮釋著“擔當、責任”的真正含義,愿疫情早日結束,期待春暖花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