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寧波4月20日消息(記者 陳金蓮 通訊員 張曉雁 李先鋒)日前,寧波某生產橡膠制品企業需要使用數噸的易燃液體,寧海應急管理研究中心專家隨診后發現,該企業尚未對此進行安全評價,生產設施和場地布局存在不規范等重大隱患。為此,中心主動組織專家“出診”,提出優化工藝流程、原料替換變更建議,實施原料當地供應、降低儲存量措施,最終形成有效可實施的“安全診斷書”,經現場指導和多次核查實現短期內合規恢復生產。
“專家隨行”,點對點幫扶中小微企業安全生產,是寧海應急管理研究中心助推企業發展的生動注腳。據了解,該中心是寧波工程學院學校利用師資、專業和人才優勢,與寧海縣人民政府合作成立的全國首家縣區級應急管理科研機構。成立以來,該中心基于基層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管理技術需求,開展“一線服務+院校學科”實踐經驗和專業科研相結合的技術服務。
寧波工程學院通過派出專業教授、博士和職業資格技術人員共同形成的專家服務團隊,加配一定數量的安全專業學生,在專業決策、政府督查、日常巡檢過程中,中心派出危化、電氣、消防、涉爆粉塵和安全工程等多個領域專家隨行做專項檢查,并針對隨行檢查結果主動上門對接,點對點將安全幫扶送到企業。兩年來,中心“專家隨行”活動派出專家約110余人次,后續點對點上門“送安全”服務逾600人次,參與學生超過500人次,開發專業課程教學案例10多個。
工貿企業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是安全生產日常檢查專業輔助工作的重點難點。為此,該中心精準定位政府監管“第二把鎖”角色,積極為企業免費出具安全診斷書,不承接企業安全生產托管業務,從源頭上杜絕了“既是裁判員,也是運動員”的隱患,擔當起政府監管專業智囊、安全技術服務公司、技術總工程師和企業管理公益專家。同時,借助科技化、信息化手段,積極結合浙江省百萬產業工人安全生產和應急救援培訓工程,采取“教授授課+博士入場+VI教學+實操考核”多元教學、“普適+專業”個性授課、“安全+多崗位”集成培訓等多種方式,由高校教授親臨一線開展理論教學,組織專業博士親臨班組指導,植入便攜式VR滅火裝置消防模擬和消防逃生倉等安全教育互動裝置,制作崗位適配專業課件,將最新的安全管理理論研究成果導入到企業,打造“情景式+沉浸式”課堂有力支撐企業安全發展。
“智庫池”建設讓基層安全生產更具支撐力。寧波工程學院依托高校人才優勢和學科建設特點,積極與該中心合作,促進寧海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智庫建設,形成寧海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智庫池”。目前,除了寧波工程學院派駐6名專業博士和副高職稱以上專家之外,還根據危險化學品檢查、消防安全、建筑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等需求,大量招聘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注冊安全工程師、安全評價師、建造師等持證人員,專業人員比例從原來的17%提高到58.3%。
此外,中心還成立了一支不僅限于安全生產,而且面向“大應急、大安全”的16位專家組成的專業顧問團隊,專業技術領域涵蓋道路交通、消防安全、企業安全、建設施工管理、城市公共安全、自然災害防治、水利防洪、地理信息等,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專業技術力量得到質的飛躍。同時也被聘為學校的企業導師,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專業課程教學、畢業實習及畢業論文聯合指導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