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海南日報
■ 本報記者 劉婧姝
特約記者 黃兆雪
“21人,44人,135人,188人,222人……”4月11日,昌江黎族自治縣思源實驗學校首任校長孫玄接受海南日報記者采訪時,報出了這樣一組數據。這是他擔任該校校長最初6年里,學校考取普通初中的人數。
如今,孫玄退休了,兩鬢花白,但細數多年前的升學人數,他幾乎不假思索,記憶也異常清晰。這串數字,是凝聚他初心的寫照:辦一所理想的學校,讓貧困人家的孩子有學上,上好學。
昌江思源實驗學校200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孫玄是從陜西省西安市來到這里的第一任校長。
“思源實驗學校有它的特殊性,大多數學生是來自離昌江中心城區較遠的少數民族地區。孩子們缺乏紀律性,管理難度挺大。”孫玄如實說,“剛來時,不少學生自由散漫,上課時,隨時從課堂上跑出去玩耍。”
要在這樣一所學校實現“初心”,談何容易?
2010年,孫玄對學校發展進行了頂層設計,先后制定了《昌江思源實驗學校五年發展規劃》《昌江思源實驗學校管理手冊》等規范性文件,并將之踐行貫徹到日常教學的點點滴滴。“想要管理好學校,必須‘依法治校’,建立健全學校管理制度,用制度來管人。”孫玄說。
較真務實的個性,管理方式的嚴明,讓他有了“得罪人”的“鐵面校長”的稱號。“從教師的個人管理開始,每天早上8點鐘之前必須到崗任教,下午5點20分才能離開,部分老師還有晚修課程。全天教學期間,學校都會有值班老師巡查并作記錄。如發現有教師無故不在崗,就扣除其量化分數。”孫玄斬釘截鐵地說。
教師與學生對他“既愛又恨”,因為工作中的他,似乎不近人情,但學生們的成績有目共睹。2012年,第一屆全過程培養的初中畢業生,135人考入高中,其中省級學校5人;2013年達到188人,省級學校22人;2014年為222人,最高分達到746分(滿分800分),其中省級學校27人;連續3年有學生考入省級的重點高中。
光有成績還不夠,孫玄特別注重學生的德育教育,指引學生追求理想。“我們很多孩子從小到大最遠只到過縣城,祖祖輩輩都生活在山里,靠種山蘭稻、割橡膠等為生,他們沒有見過外面的世界,沒有對理想生活向往的參照。”孫玄說,他多次組織學生去海口、三亞等城市參觀、體驗。這樣,學生的視野更廣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更篤定。
校園里,除卻校長的“身份”,他就像“父親”一樣關心、愛護這些學生,經常自掏腰包給孩子們買書籍、校服。學校有名孤兒叫高阿山,經常曠課,不認真學習。有一次,高阿山突然摔倒,昏迷不醒,孫玄得知消息,立馬放下手里的事情,找到他并送到醫院,并幫他付醫療費,走完檢查治療流程,直至其蘇醒,才放心離開。“還有一次,聽說他晚上翻墻去網吧了,我就和兩個老師開著車到縣城網吧去找,一家家地走,一臺臺電腦前湊上去仔細地看,最后找到他。經歷過這些事情以后的高阿山,會主動與人問好……學習成績也逐漸變好。”說到這里的孫玄,眼里有光。
近日,孫玄再回到學校,看著眼前變化頗大、煥然一新的校容,感慨頗深:“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他緩緩回過頭來對記者說:“希望邊遠落后農村的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