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說您很年輕漂亮,如同小仙女一樣。愛您,一個18歲的小姐姐。”
“我想在星期五和您一起共進午餐,可以嗎?”
“我的夢想是當一個舞蹈家,可是我的媽媽非要我去學鋼琴,怎么辦?”
“我真是既難過又后悔。我沒照顧好我兩歲半的弟弟,讓他受傷了。”
“長大了我也想當校長,怎樣才能做到呢?”
一位小學生將寫給校長的信投入信箱。
當上校長的604天
武漢市漢陽區楚才小學的韋莉
共收到1600多封學生來信
她手寫回信700多封
累計10萬余字
一起來看看
小學生和校長聊了些啥
五年級汪同學來信
韋校長回信
五年級周同學來信
韋校長回信
六年級李同學來信
韋校長回信
▼
五年級丁同學來信
韋校長回信
1
每周平均給學生
手寫回信近20封
4月4日
她像往常一樣打開“校長信箱”
小心翼翼地拿出
15封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信件
韋莉在郵箱里取信。
小紙片、小愛心、配著旁白的鉛筆畫……孩子們寫給校長的信件,樣式五花八門。
來信內容
有吐槽學習困惑的
有反映同學矛盾的
有給學校提建議的
還有希望和校長共進午餐的
……
每周平均給學生
手寫近20封回信
每封信
韋莉都認真地看認真地回
韋莉的每一封回信都是手寫的。
孩子們寫給韋校長的一千多封信。
2
學生抱怨父母偏愛妹妹
校長巧妙化解
校長韋莉和同學們在一起。
去年11月,有個學生來信
抱怨父母偏愛妹妹
吐槽同桌總是針對自己
落款自稱“孤獨的小學生”
韋莉在回信中教孩子
與人坦誠溝通的方法
此后幾天,她找孩子聊天
也悄悄與家長聯系
后來,學生又來信說:
“您說得對,我們重歸于好了。
我的心情好了很多,
我變得不是那么孤獨又無助了。”
孩子把落款改成了
“滿懷期望的小學生”
3
每周五
學生搶著和校長“約飯”
韋莉和同學們共進午餐是另一種回信方式。
1993年
韋莉從武漢市第一師范學校畢業
分配到漢陽區西大街小學
做了17年的語文老師
“我的原則是‘一個都不能少’,
重點關注每一個學困生。”
2020年8月
46歲的韋莉當上楚才小學校長
沒有時間再帶班教學
“走上校長崗位后,
我擔心與學生隔遠了。
親其師信其道。
育人,如果不能面對面,
如何才能心連心?”
韋莉決定換個方式
與孩子們保持親近——
設“校長信箱”、約“校長午餐”
每周五,她會從來信的學生中
邀請15人共進午餐、談心聊天
學生們紛紛搶著和她“約飯”
4
這是“自己想做的事”
不愿老師接手
隨著“校長信箱”里的來信越來越多
有人建議她分設年級信箱
將回信任務分解給老師們
或者打印回信
校長可以簽個名
但韋莉說
這是她自己想做的事
不能變成校長給老師布置任務
更不能讓跟學生書信交流
流于形式
學生正在閱讀校長的回信。
“見字如面,小學生正是
學習用筆寫字的黃金時段,
我們都以手寫心,感情真摯,
我想通過這種傳統又溫暖的方式
教會孩子們為人處世的方法,
也跟孩子們一起成長。”
點擊視頻
看韋校長和學生的故事
韋校長和學生的信刷屏了!
網友紛紛留言
“這樣的校長值得稱頌。”
“書信很慢,但很溫暖。”
“又是被感動的一天,校長加油。”
“有的人用紙筆記錄歷史,有的人用奮斗構筑夢想,韋莉校長用信向學生傳遞愛的溫度。”
書信往來的背后
是韋校長對學生純粹的愛
你的求學之路上
有沒有讓你印象深刻的師長?
歡迎評論區留言
(長江日報出品 采寫:記者楊幸慈 通訊員鄒永寧 楊學工 張淼 攝影:記者彭年 視頻:主創占思柳 高文舉 審看蔡敏莉 圖片處理:馬伊霖 制作:曹欣怡)
【編輯:符櫻】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