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國防七校”,人們都會豎起大拇指,發出嘖嘖贊嘆的聲音。不過,很少有人知道“國防七校”有2個版本。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國內高校進行了一次大調整,原北京工業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原北京航空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原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四所高校被列為國防院校。1961年,在原四所國防高校(交通大學更改為上海交通大學)的基礎上增加了西北工業大學、原南京航空學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原成都電訊工程學院(電子科技大學)三所高校,這7所大學就是“國防七校”。
經過幾十年的變化,曾經的高校發生了更名,曾經的管理機構也做了調整。現在的“國防七校”一般指工信部直接管理的7所大學,它們分別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
我們暫且把“國防七校”的兩個版本稱為“1961年版本”和“新版本”。可以看出,這兩個版本的“國防七校”,共涉及 9所大學,它們中有5所同時出現在兩個版本中。
“1961年版本”中的7所大學,有2所不是“新版本”的“國防七校”,它們是上海交通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這兩所大學如今都是教育部直接管理的高校,不過電子科技大學由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四方共同建設,工信部仍間接參與管理。
上海交通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空出的兩個位置,在“新版本”中由南京理工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填補。有人擔心,上海交大和電子科大均為985大學,而南理工和哈工程都不是985大學,新版本的“國防七校”是不是影響力有所下降?其實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兩版“國防七校”涉及的9所大學,全是國內50強大學,實力強,聲望高。
上面的表單,數據來源于QS2022世界大學排名和軟科2021中國大學排名。很明顯,表單中的9所高校,沒有一所排名在國內高校50名開外。
全國有約3000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超過1200所,50強高校就是實力排國內前4%的本科院校,它們要么是綜合水平超高的一流大學,要么是行業影響力巨大的領域強校,只有那些實力頂尖的高中生,才有機會被它們錄取。
當然,兩版“國防七校”涉及的9所大學,身份上是有區別的。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6所大學是985高校;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3所大學是“非985”高校。
上海交通大學還是華東五校成員,在很多考生心目中是國內五強大學之一。加上該校地理位置優越,生源質量極佳,畢業生就業質量也特別高,是一流考生的向往之地。
哈爾濱工業大學則是國內名氣最大的“工業大學”,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第四輪學科評估,該校工科A類學科數量位列全國第二。但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哈工大的本科生源水平不算很高。資料顯示,哈爾濱工業大學新生高考成績大概排國內高校二十多位,這與它國內十強大學的名號很不匹配。
北京理工大學在兵器、信息通信、控制工程等領域很有實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航空航天領域的“老大哥”;西北工業大學是中國唯一一所以同時發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是一所完整覆蓋整個電子類學科,以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為核心的一流學府。
南理工、南航和哈工程,這三所“非985”大學特色鮮明,優勢學科在業內的認可度不輸某些985大學。比如南京理工大學的兵器科學與技術,是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的A+學科,位列全國第一檔;哈爾濱工程大學的船舶與海洋工程也是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的A+學科,是業內的“實力擔當”;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雖然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沒有學科獲得A+等次,但在航空航天領域,南航毫無疑問是最強大學之一。
時代在變化,很多東西都會隨之發生改變,有些東西越變越強;有些東西越變越弱;有些東西則始終保持著原味。“國防七校”能在劇烈的變化中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很不容易,相信未來它們會越來越好。
今日話題:如果你成績非常優秀,你會報考“國防七校”嗎?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軼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