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高校大部分都集中在武漢,去掉2所985大學之外的5所211大學,也全部坐落在武漢。
很有意思,一個省跟中國一樣,經常有2所大學稱TOP2,一般TOP2是確定的,但TOP3有N所。湖北的TOP2是武大和華科大,TOP3其實說法很多,武漢理工堅定地認為自己是TOP3。
武漢理工是好幾所大學合并而成的,包括武漢工業大學、武漢交通科技大學和武漢汽車工業大學。武漢工業大學則是由武漢建筑工程學校和北京建筑工業學院合并而成。武漢交通科技大學則是由武漢水運工程學院和武漢河運專科學校合并而成。
看了這個合并史,大家是不是明白了武漢理工的王牌專業有哪些?武理主要為建材建工、交通、汽車三個行業培養人才。
最強的專業是:材料,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是全國最強;其余的是交通運輸工程、機械工程、車輛工程等。
這里聊一下材料。材料的方向非常多,比如,武漢理工的材料好的是建筑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有硅酸鹽建筑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硅酸鹽其實就是水泥。而北京科技大學材料好的是金屬材料。方向不一樣,就業也會不同。武漢理工的材料主要在建筑行業就業。
另外,武理的交通運輸主要是水運。武漢是九省通衢,長江和漢江交匯之地,水運非常發達。武理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是國防特色學科。
武理的車輛工程、機械、設計學也不錯,而且就業也不錯。武漢有東風汽車,這是我國很大的汽車企業。
我國有幾所有名的211層次的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大家知道嗎?
如果從學科評估來說,華中師范大學可以算是TOP3(不算華中農業大學)。這兩年師范學校的分數上升很快,從對學生的吸引力來說,華中師大也可以爭一爭了。
華中師大屬于6大部屬師范大學之一。部屬師范大學的待遇要高于其他211的師范大學或者其他非頂尖的985大學。每個省的中小學招生都會對六大師范姐妹另眼看待一把。華中師大因為在武漢,城市不錯,現在6大師范大學里,排名已經很靠前了,基本排第三,在北師大和華東師大之后。
一般師范大學好的是師范專業,除了師范專業,華中師大的王牌專業有中國語言文學專業。我國一共有5所大學有中國語言文學重點學科,包括北大、北師大、復旦、南京大學和華中師大。大家熟悉的戴建業老師就是華中師大的。
另外,師范的強項,心理學、歷史等也不錯,數學、物理等理科也不錯。
中國地質大學剛過70歲生日。不過,70歲的主角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學校換了新的校徽和校歌,表明跟武漢學校沒啥關系,是兩家人。
確實,武漢和北京學校已經是兩家人了,雖然一開始是一家人。中國地質大學原先在北京海淀區學院路上,是清華、北大、天大、唐山鐵道學院等地質專業合并而成的。在京校外遷時,搬出京城,后來定居在武漢。中間想回北京,于是在北京舊址上先成立研究生部,又招本科生。分身大了就不聽指揮,后來就分家了。
中國地質大學是我國211里培養出院士最多的學校。這個也不稀奇,因為中科院有一個地學部,地學部的院士們主要來自于地礦油這些專業。
地大最好的專業是: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另外,地大的珠寶學院吸引了不少學生去報考,主要是做珠寶鑒定。地大其實現在是一個理工大學,要學計算機類專業也是很好的。
前幾年,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分數在湖北應該算是TOP3,這兩年可能被華中師大超過了。我國只有兩所211政法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我們的211財經大學也不是很多。那是不是說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學科水平很高呢?那倒不是,它是取巧,把政法大學和財經大學合并了,而且受到了湖北省的支持。
顧名思義,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好的是會計、金融和法學。
真正要說學科評估好的,其實是華中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的評估結果可以超過不少985大學了。
園藝學、畜牧學、獸醫學都是A+學科;
生物學是A學科;
食品科學、作物學、農林經濟管理,A-學科
還有一堆B類學科。
我國是農業大國,傳統手藝就是種菜種花,所以不少農業大學的水平很高。從就業來說,一些公務員會招一部分的學生,很多工作的待遇并不高,從人社部剛發布的2020年企業薪酬表就可以看得出來。但還是有增長空間,因為我們農業的人均效益還不高。
我自己覺得農業將來會有機會的。
我們每個人想要上一所好大學,就得從小從教育開始抓起,只有讀好書了,才能夠成功改變自己的命運,畢竟在現在的社會,家庭條件普通的人還是占大多數。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文章末尾為各位家長分享一本好書,都別錯過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的話來說:
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面的書籍,玩一些數學游戲。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寧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后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家相比,并不出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面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了,里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同時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孩子看這本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一看就看了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累!家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于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家長們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家長表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別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小學和初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了。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許多家長表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