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論文查重標準并不固定,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查重報告第一眼看到的相似率僅僅是一個參考,就算略微高于20%也不要太擔心,主要還是要確定各個匹配來源的相似率合理即可。這就需要作者根據查重報告具體分析,從而進行針對性的語言改寫。那么,為了避免查重率過高,我們在SCI表達上有哪些好方法呢?
方法一:外文文獻翻譯法。
查閱研究領域外文文獻,特別是高水平期刊的文獻,比如Science,Nature,Water Res等,將其中的理論講解翻譯成中文,放在自己的論文中。
優點:
1、每個人語言習慣不同,翻譯成的漢語必然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段文字,不同人翻譯了之后,也不會出現抄襲的情況。
2、外文文獻的閱讀,可以提升自身英語水平,拓展專業領域視野。
缺點:
英文不好特別是專業英文不好的同學實施起來比較費勁。
方法二:變化措辭法。
將別人論文里的文字,或按照意思重寫,或變換句式結構,更改主被動語態,或更換關鍵詞,或通過增減。當然如果卻屬于經典名句,還是按照經典的方法加以引用。
優點:
1.將文字修改之后,按照知網程序和算法,只要不出現連續13個字重復,以及關鍵詞的重復,就不會被標紅。
2.對論文的每字每句都了如指掌,爛熟于心,答辯時亦會如魚得水。
缺點:
逐句改,費時費力。
方法三:google等翻譯工具翻譯法。
將別人論文里的文字,用google翻譯成英文,再翻譯回來,句式和結構就會發生改變,再自行修改下語病后,即可順利躲過查重。
優點:方便快捷,可以一大段一大段的修改。
缺點:有時候需要多翻譯幾遍,必須先由中文翻譯成英文,再翻譯成阿爾及利亞語,再翻譯成中文。
方法四:轉換圖片法。
將別人論文里的文字,截成圖片,放在自己的論文里。因為知網查重系統目前只能查文字,而不能查圖片和表格,因此可以躲過查重。
優點:比google翻譯法更加方便快捷。
缺點:用順手了容易出現整頁都是圖片的情況,會影響整個論文的字數統計。
方法五:插入文檔法。
將某些參考引用來的文字通過word文檔的形式插入到論文中。
優點:此法比方法四更甚一籌,因為該方法日后還可以在所插入的文檔里進行重新編輯,而圖片轉換法以后就不便于再修改了。
缺點:還沒發現。
方法六:自己原創法。
自己動手寫論文,在寫作時,要么不原文復制粘貼;要么正確的加上引用。
優點:基本上絕對不會擔心查重不通過,哪怕這個查重系統的閾值調的再低。
缺點:如果說優缺點的話,就是寫完一篇畢業論文,可能會死掉更多的腦細胞。查重是一個匹配的過程,是以句為單位,如果一句話重復了,就很容易判定重復了。
方法七:如果的確是經典的句子,就用上標的尾注的方式,在參考文獻中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