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天,有關注政策的家長向筆者提出這樣的疑問,“多校劃片”會不會今年開始執行了?對于這類政策性很強的問題,筆者也不會直接有答案。
“多校劃片”今年會實施嗎?
筆者只是結合南海區近期發布的“南海區2022年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新生報名注意事項”中關于“學區劃分”的提法去猜測一下到底今年會不會開始實施“多校劃片”?
《南海區2022年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新生報名注意事項》中關于學區劃分是這樣描述的:
學區劃分按大穩定、小調整的方式進行,每年的學區劃分,會根據實際情況作適當的小調整,比較多的情況是,每年會增加新建樓盤、新建住宅區的學區界定。
基于兩大原則:
相對公平與相對就近入學原則。
尊重歷史傳統,先來后到的原則。
南海區義務教育公辦學校的報名工作于4月8日左右啟動,在啟動前的這份“注意事項”其實已經給今年的學區劃分定調了,“穩定”還是首要原則,“小調整”也是必須的,畢竟每年新增樓盤不少。
從這點看,牽涉到利益格局重新洗牌的“多校劃片”今年不會在南海區實施,相信也不會再其他區實施,畢竟招生季馬上來臨,這種劇烈的震動必然前期會有一個政策吹風或征求意見階段。目前,都沒有這方面的消息,所以,筆者猜測今年不大可能實施。
“多校劃片”的背景
“多校劃片”之所以在近期引起關注,是源于4月1日教育部發布的《教育部印發進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科學合理劃定片區,建立義務教育階段常住人口學齡兒童摸底調查制度,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目標要求,為每所義務教育學校科學劃定招生片區范圍。教育資源相對均衡的地方,鼓勵逐步實行單校劃片,合理穩定就學預期。教育資源不夠均衡的地方,積極穩妥推進多校劃片,并將熱點學校分散劃入相應片區,推進片區間優質教育資源大體均衡。
其實“多校劃片”的概念,也不只是今年才提出的,查閱網上相關的資料顯示,2015年就已經有提出這樣的概念,而且北京的西城區對2020年7月31日后的購房者適齡子女已經實施“多校劃片”。通俗說,就是不再是購買了“學區房”就能入讀對應的學區學校。
所以,“多校劃片”其實是對應“單校劃片”的。簡單而言,“單校劃片”就是一個小區有對口的公辦小學和初中,買了房就能入讀房產對應的學區學校。為享受優質教育資源,有能力的都買名校所在片區的房產,這就影響了“學區房”的概念。
“多校劃片”正是為遏制學區房熱而誕生的,一個小區不再鎖定一所學校,而是對應多所學校,而分配熱點學校學位的方式是“隨機派位”,也就是我們通俗所說的“搖號”。買了學區房,不一定能搖上熱門的名校。這就是“多校劃片”的精髓。
“多校劃片”何時會落地?
正如筆者前面所說的,這是一個地區的影響較大的教育政策,何時實施怎樣實施肯定是需要充分的調研和征詢意見的。在這里,不妄議政策。
實行“多校劃片”的一個重要前提是“教育資源不夠均衡”,而“教育資源均衡”的地方實施“單校劃片”。教育資源是否均衡?哪個片區均衡?哪個片區不均衡?當然這些都要等權威的部門定調。
所以,最終“多校劃片”是否會在本地區落地,在哪個片區落地,都是未知數。
作為家長,要做的是謹慎對待“學區房”的選擇。正如官方所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招生地段劃片具有很強的嚴肅性,不要受樓盤的銷售廣告影響,一切以教育部門公布的招生方案為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