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國的大學數量比較多,可以供不同高考分數的同學們選擇,而無論是高考考入名校的同學,還是高考考入專科院校的同學,都被稱為大學生。
所以,也就有人說考大學很容易,但是考研卻不容易,考研沒上岸就等著再一次考試了。
然而,高考只能代表著大家高中及以前的學習成績,有些同學到了大學后認識到了社會的殘酷,才開始努力。
專科生逆襲成名校博士,找工作時卻還慘遭拒絕
一位專科生高中時受家庭環境影響,沒有好好學習,結果只考上專科院校,可他也沒有放棄學習,仍然覺得有些不甘心,于是便開始發奮讀書。
最后學生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專科之后又升了本科,后來還成功考上一所211大學的研究生,并連續讀完了博士。
這可以說是真正地完成了人生逆襲,能夠從大專生一路走到博士,這其中的艱辛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
本以為提升學歷后,可以有很好的就業前景,他也希望自己能夠進研究所,做科研人才,結果在面試的時候卻接連遭拒,給出的理由都是第一學歷是專科,讓他非常苦惱。
那為什么這位專科生逆襲成211大學博士,在應聘研究所時卻沒有優勢呢?
大家可能會覺得隨著學歷的提升,博士學歷要比碩士和本科學歷就業更有優勢,但實際上大家認為的博士生數量少,人才稀缺,主要是因為很多人不想花太久時間學習。
不過,現在博士生擴招,加上研究所的工作崗位人才需求量不大,崗位競爭會激烈一些,當然研究所會擇優錄取。
而且擁有博士學歷的人不代表這個人的能力就很強,能力要和學歷相匹配才可以。雖然這位專科生逆襲成211大學博士確實非常厲害,但在就業的時候沒有太多加分項。
比如競賽證書等,這位同學在和其他博士生相比之下,劣勢就很明顯了,用人單位就會關注到第一學歷。如果可以展現出很強的個人能力,第一學歷倒也不是硬門檻。
像有這位專科生一樣經歷的人應該也不在少數,但不意味著專科生專升本,包括以后的考研讀博就沒有含金量。
這體現著專科生對知識的追求,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提升學歷還是很有必要的。也希望專科生們能夠努力上進一些,培養專注力,不被外界不良環境影響。
第一學歷真有那么重要嗎?
盡管官方發布明確通知,沒有第一學歷這個概念,也不允許有第一學歷的歧視,但在應聘時仍然有這種情況。
而用人單位更看重學生第一學歷的原因無非也就這兩點,一點是他們覺得高考比考研更關鍵,因為高考的競爭性更強,能通過高考考上好大學的學生,實力在那擺著。
但相比較而言,考研的人群本就比高考少很多,而且他們學習知識也是在某單一方面的,不像高考考察的那么全面,所以在綜合能力素質方面就會不如那些第一學歷好的學生。
再有一點是高考考上好大學的同學可塑性更強一些,在不同的學習環境和氛圍下成長起來的學生,肯定是會存在一些差異的。
雖然不是說普通大學生很差,但他們和那些名校生相比就是有差距的,而名校生也更加聰明,頭腦更加靈活,將來的可塑性也比較強一些。
總而言之,在很多用人單位眼中,第一學歷就是很重要,比最高學歷要重要很多。
普通學校走出來的大學生,也有優秀人才
不過,大家在國企或者是報考公務員等考試時,很少會有歧視第一學歷的事情發生,國家也積極推動國企等發揮帶頭作用。
而且誰就能說普通學校的大學生就一定不好呢,有多少985名校生畢業后不也沒有穩定工作和收入,而普通學生只要肯吃苦、上進的,也依然會有大出息。
專科生能夠逆襲成211的大學博士,就足以說明這名同學還是很優秀的,學習能力超強,考上博士辛苦沒有白費。
但也要認清個人能力,在找工作時碰壁很正常,大家要理性看待,調整好心態,對自己自信一些,不要影響到接下來的求職和原本的計劃。
學生真想提升競爭力,不僅要有靠學習考試取得的學歷,還要鍛煉提升個人能力,彌補第一學歷是專科的劣勢。
即便沒能被自己心儀的企業、單位錄取也不用太悲觀,社會中還有很多好的工作在等著大家,同學們收拾好心情再出發,相信一定可以有更好的未來發展前景。
今日討論:
你們覺得找工作應不應該有第一學歷歧視?歡迎來和大家一起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