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什么樣的老師?這種老師能教出好的學生嗎?你們看,三年的學生家長群,中考最后一天把所有家長都踢了!難道學生的成績和以后的去向這個老師一點都不在乎?可想而知,有這種老師在學校,學校的口碑也不好!
這是在網上看到的,一位家長充滿憤怒的三連問,就因為老師解散了初三家長群,就斷言老師不是好老師,教不出好學生,學校也并不是好學校!
魯迅在《狂人日記》中說,看到了半夜,看到了“吃人”兩個字。我在這段話里,看到了“猙獰”的面孔,因對老師苛責而猙獰的面孔。
多大事啊,不就解散了一個群嗎?中考就要結束了,該叮嚀囑咐的,對學生,對家長,都叮嚀過了,囑咐過了。老師說得清楚明白:“這個群已經完成了其歷史使命”。
這個群,陪伴著家長三年,完成了歷史使命,解散不是很正常嗎?作為一個初三畢業班的班主任,學生考試后,也就不再是班主任了。學生畢業了,再開學時,已經到高一級學校去了。這個群,還留著干嘛呢?
就這么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不知就怎么惹得這位家長怒發沖冠,就斷定這位老師不是好老師,教不出好學生,學校因有這樣的老師,而口碑變得不好了。
我不知道,解散一個群,跟一個老師的教學水平怎么就聯系到了一起。解散群,就不是好老師,不解散群,就是好老師,就能教好學生,這邏輯真的好混亂,混亂到讓人想起了神經錯亂!
這位家長說責問說,難道學生成績和以后的去向,這個老師一點都不在乎?我只能說,這位家長以自己的無知,發出靈魂拷問,實在是不倫不類。
不知這位家長是否知道,根據最新規定,學生中考成績不提供給學校,只提供給招生的高一級學校,中考成績屬于隱私,只能學生自己查分。即使老師想方設法通過其他渠道知道了,借他是個膽子,也不敢在群里公布!
如果老師膽敢公布,背個處分,扣掉績效,是逃不掉的,如果造成不良影響,丟掉教職都有可能。莫非這位家長,是感到沒有這樣的機會而遺憾然后憤怒的嗎?我想不至于卑鄙如此吧?
這位家長還說了這樣貌似正確的一句話:“一個好的老師會把學生當作孩子來看待,而不是畢業還沒考試就把所有學生家長都踢了”。
這位家長的語文水平實在不敢恭維,前面說中考最后一天,后面又說“還沒考試”,不知道哪句說的是真話?
還有,一個好老師把學生當孩子看待,我真的不懂,解散了家長群,就能證明這位老師沒有把學生當做孩子看待?這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怎么硬扯到一起了呢?
而且,這位家長,口口聲聲老師把學生家長踢了,之所以用這個“踢”字,不過是為了帶節奏罷了。
解散群,并不是什么把所有學生家長“踢了”,老師連自己也“踢了”,因為這個群,已經完成了其歷史使命,留著還有什么意義呢?
我們設想一下,如果中考結束之后,老師還保留著這個家長群,會帶來些什么?
有些家長會質疑:學生都畢業了,老師還不解散這個群,是想家長送禮還是想家長請赴升學宴?
就前兩天,就有兩名老師,赴了學生升學宴,學生已經畢業了,以為沒什么事,結果被家長舉報了,老師被處分了。老師什么飯沒吃過,非要吃這樣擔驚受怕的飯,出這樣的名,心里是什么滋味,誰能理解?
前車之鑒,老師可不會無動于衷!
不客氣地說,這位指責老師不是好老師的家長,不是好家長,是個不合格的家長。平常對老師的苛責,是可想而知的。是玻璃心,還是別有用心?只有自己知道。
我百分百地支持這位初三班主任解散家長群,解散群,并不是沒有溫度沒有師生情,相反,正是為了這份情,不受污染,不致于變質。
學生畢業了,這個群如果還在,這個群里絕不會跟以前一樣,一些家長的真面目會暴露出來,就如這位指責老師的家長。當學生還在學校時,那些瞧不起老師的家長,會裝著尊敬老師,一旦學生離開了,會如何地鬧騰,誰能知道?
學生成績不理想,怪到老師頭上的有沒有?可以肯定,不但會有,而且不會少。再加上跟這位很會帶節奏的家長的挑唆,會是什么樣的狀況?
“釣魚”請客、送禮的會不會有?家長和家長之間會不會發生言語沖突?……誰也不敢保證!
當今社會,其實最應該受教育的,就是家長。家長教育的缺乏和無力,導致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自己是誰呢,凡是有一點點不合自己心意的,立馬發飆,再好的老師也不是好老師,老師的好壞優劣,只是一句話而已,反正又沒有任何成本!
其實,還是有成本的,會看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這是個不合格的家長,家長如此,孩子怎樣,不用想都知道。
從自己做起,先做好自己,再去要求別人,這是一個社會公民的起碼道德修養。不要動不動就指責這個指責那個。
大家覺得,這位家長,應該是個什么樣的人呢,老師就因為解散了家長群,就真的不是好老師教不出好學生了?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文章末尾為各位家長分享一本好書,都別錯過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的話來說:
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面的書籍,玩一些數學游戲。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寧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后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家相比,并不出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面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了,里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同時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孩子看這本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一看就看了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累!家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于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家長們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家長表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別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小學和初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了。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許多家長表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