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班主任,為了緩和學生青春期與父母的情緒沖突,她廣泛閱讀,時常凌晨一兩點還在回復家長的消息。
她是政治備課組組長,堅持用心設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起情感共鳴的課程內容。
她還是一位兩歲孩子的母親,一位丈夫遠在西藏戍邊的光榮軍屬。
她叫韓景蓉,現在湖南師大附中博才實驗中學梅溪湖校區從教。
鏡子與明燈
韓景蓉的帶班理念是:“心系每個學生,做好每一件小事,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一盞燈。”
她所帶班級學生讀七年級時,一名學生突然腹痛難忍,考慮到家長過來距離很遠,她放下手上的工作,急忙送學生到醫院。
到了八年級,一些學生又出現了厭學情緒,和父母矛盾激化。韓景蓉都耐心地一一開導,查閱青春期情緒的各類書籍,時常凌晨一兩點還在回復家長的消息。
在學校,韓景蓉因為與學生溝通學習問題耽誤了時間,擔心學生餓肚子她會遞給學生一個面包,而全然忘記了自己也要吃飯這件事。在她的努力下,她所帶的班級班風正氣,學風優良,榮獲2020年“岳麓區優秀班集體”。
作為政治老師,韓景蓉在思政教學中,積極關注學生學情,用心設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起情感共鳴的課程內容。她說:“思政課就是要立德樹人,以情動人,以理服人。”
韓景蓉還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肖勁光故居、新民學會舊址……開展“行走的思政課”。每年“兩會”召開之際,她還組織開展“兩會觀察員”系列活動,引導學生走出教材,關心國家大事,了解民計民生。同學們都說:“我們的思政課有料、有趣,韓老師經常讓我情不自禁地走入情境,內心受到很大觸動。”
不僅用心對待學生,對待同組的后輩教師,韓景蓉也是不遺余力地坦誠相待,傾囊相授,從生活到工作,她都像一位溫暖的大姐姐,引領大家攜手向前,共同成長。
白樺與玉蘭
“媽媽,爸爸去上班這么久怎么還不回來?”
“爸爸上班的地方,很遠,他的工作很忙,不能常回來。”
“我想爸爸。”
“給你看看爸爸的照片吧。這里是中國的邊境,翻過那座山,就到另一個國家了。這里掛著五星紅旗,就是爸爸工作的地方,雖然不能天天陪著你,但他在很遠的地方保護我們呀!”
韓景蓉還是一名軍嫂,她的丈夫遠在西藏戍邊,家里的大小事務幾乎都由她在操持。她曾在春節時獨自帶著孩子前往西藏探親,除夕之夜,遙望著在昏暗燈光下站崗的丈夫,感受到雪山腳下的寒氣逼人,她在心里默默地想:“你守護萬家燈火,我守護好我們的小家。”
韓景蓉最喜歡舒婷的《致橡樹》,她說:“如果他是祖國邊防的一棵白樺,千里之外的我也要像一株玉蘭,我們彼此在不同的土地上生根、成長、綻放,有各自的堅守,也會尊重對方的堅持。”
無論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韓景蓉都身兼數職,但她從未有過絲毫懈怠,特別是在工作中,她在各種教學競賽中多次獲得省市特等獎,是學校教育教學教研中帶來先鋒模范力量。
【推薦語】
李新宇(湖南師大附中博才實驗中學黨總支書記):
她是學校教師隊伍中的錚錚鐵娘子,躬耕于教育的沃土,只為收獲簡單而純粹的快樂。關愛每一個學生,嚴格要求中浸潤細致溫暖。作為學校下屬黨支部委員,日常時刻以高標準要求自己,主動服務,任勞任怨,甘愿吃苦,為黨員樹標桿。身為軍嫂,默默承擔家庭重擔,孝順老人,支持丈夫,在等待中堅持,用行動創造著、享受著屬于自己的平凡幸福。
通訊員付萍 張婷 瀟湘晨報記者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