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個樓層、逐間寢室核對在校學生信息、引導和督促學生及時參加核酸檢測、推動學生工作信息化智能化、組織開展兼具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線上活動……都說孩子是家長最牽掛的“軟肋”,在上海理工大學準封閉管理的特殊時期,輔導員老師作為最貼近學生的人,用持久的耐心和負責的態度化身成守護學生的堅硬“鎧甲”。
“二公寓一號樓一共968個學生留宿。”這數據像是刻在輔導員王干老師的心里一樣,“不會錯”。3月11日,學校對二公寓一號樓實行臨時管控,王干“秒變”整棟樓的“大家長”,從得知消息到開展行動,不到30分鐘他就集結了30余位學生黨員、志愿者、退伍士兵組成臨時服務“小分隊”。他們敲開一間間房門,核查一張張床鋪,分發物資、統計排摸;每層樓的少數民族同學,也會安排專屬套餐,讓每個同學都能“被照顧”。
“等‘理’看玉蘭”“我們與‘理’一起抗疫”“共待春暉臨滬江”等話題以及一組組抗疫口罩設計海報在基礎學院師生朋友圈傳遞,原來,這是基礎學院輔導員楊欣悅發起的“‘繪’出暖陽,‘罩’耀你我”創意口罩線上繪制大賽,開展當天便收到250余份投稿及32000余人次的關注與點贊。此外,王倩老師的“學霸課堂”、閆旭老師的“三行詩話上理情”、閆小磊和尹強的“紅色電影展”,以更加豐富的形式和載體讓校園生活有趣且有內涵。
機械學院學生就業工作專項負責老師、輔導員周蓉在留校期間排摸了手上127名尚無就業方向的學生,幫助90多名學生完善簡歷,集中推薦給30多家企業,平均每個學生接到近10家用人單位的面試電話……
校園啟動準封閉管理,首先要摸清“底數”。在上海理工大學智慧校園平臺的支持下,學工部聯合信息辦開發出智慧校園數據展示平臺,將2萬7千余名學生的基本信息、健康填報信息、校園卡信息、宿舍信息綜合匯總于一體,打破校內部門之間、師生之間的數據壁壘,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數字化支撐。“我平時管理自己的學生時,喜歡研究一些數據統計、信息核對的小程序,學校準封閉期間每位輔導員都有大量工作,我就想到是否可以把日常‘小經驗’與智能終端WeLink結合,讓大數據技術為學生工作賦能。”參與該平臺建設的骨干成員、輔導員石占魁老師談道,在他的努力下,“學生信息變更登記”“核酸檢測信息登記”“研究生復試場地申請”“校外就醫申請”等小程序也在WeLink平臺中被快速搭建起來,為學生留校生活及全校精準開展學生工作帶來極大便利。
“輔之以情、導之以行”,在上海理工大學校園里,這群可愛又富有能量的輔導員們,正用最柔軟的心,陪伴著同學們一起迎接春天。(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孟歆迪 通訊員董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