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職稱不是衡量教師的能力的一個標準,但是職稱對于教師來講,還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加工資,同時也算是對自己多年進行教育生涯的一個總結肯定與認可,對于教師評職稱來說還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同時你也需要面對評職稱所帶來的煩瑣揪心的過程。而在教育職稱評價體系里面,最應該區分開的是高校教師與中小學教師的職稱晉升。
對于近兩年一些職稱意見稿,可以看出,廣大教師對于教師職稱的意見比較大,但是其中一些其實還是有一定指導意義的。比如中小學的教師,應該和高校的教師有不同的評價體系。初級和中級職稱對于中小學教師來說,并不應該成為相互競爭的目的,而是應該滿足一定評審要求后直接晉升即可,會更加地合理一些。
畢竟中小學的教師和大學的教師其實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不能一概而論。就在2021年就發布了相關通知,收集大家的建議和反饋,了解廣大網友的想法。其實這變化的是中小學教師的評價體系,說得再通俗點就是中小學教師可以不需要通過晉升來獲取職稱,只需要滿足相關條件就可以。但是同時這種情況不應該出現在副高級以上的職稱,因為職稱本身還是需要有一定競爭,不能造成太過于安逸的生活環境,所以副高級以上的職稱還是得通過競爭上職稱。同時這樣還能解決中小學中級職稱的名額,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因為名額被擋在了職稱之外。
職稱應該對教育行業的發展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與意義,沒評上職稱的不一定是能力不行,評上的也不一定是能力出眾,而制度能做到的就是相對的公平公正公開。教師在教書育人的路上,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教育素養,這才是職稱的真正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