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小的時候,就常聽父母的說教,“好好學習,以后不要再種地、受大累”這句通用之言向我們印證了“讀書可以改變命運”。
特別對于即將迎來高考的學子們來說,高考就是一次不可多得改變命運的機會,也許有的人會說,“命運從你出生就注定了,不管你做出多少努力,也不會改變現狀”,還有的人說,“我命由我不由天,只要我肯改變現在的局面,終究會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我們的主人公魏凱倫就是這樣的人。
01
1997年,魏凱倫出生在甘肅一個貧困的小山村,父母都是農民,靠種地為生,每天都是早出晚歸,為全家的生計辛苦地忙碌著。
魏凱倫從小就是一個懂事的孩子,為了替父母分擔家務,主動照顧自己的弟弟妹妹,有時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
生活環境雖然很糟,但是父母的思想比較進步,大山里的孩子只有靠學習才有出息,在這種意識的驅使下,2004年魏凱倫開始了學習生活,并且從小受到父親的熏陶,對軍人產生了慕名的崇拜之情,滋生了長大當兵的夢想。
但魏凱倫深知想要當兵,就要考上大學,于是除了幫助父母干活以外,就爭分奪秒地進行學習,在2013年魏凱倫憑借著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當地的重點高中,他非常珍惜這樣的學習時光,當同學們肆意的享受快樂的時候,魏凱倫總是每天第一個來到教室學習,因為他在為自己的夢想努力。
轉眼間高考的時間到來了,魏凱倫終于用620分的好成績回報了這三年來的努力付出,讓他與自己的夢想更近了。
記得填報志愿的那天,魏凱倫毫不猶豫地填了國防科技大學步兵初級指揮專業,因為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還能替父母節省很大的開支,軍校那時是不交學費和生活費的,并且每年還有可觀的生活補貼,四年下來就能省下一大筆錢。
對于高三學生來說,三年的緊張學習讓他們身心疲憊,考完以后的放松是他們想要做的事情,有的同學約在一起開始了旅游,有的則窩在家里躺在沙發上追劇,或者玩游戲,每天和美食相伴,美名其曰“犒勞辛苦三年的自己”。
02
魏凱倫的想法卻和自己的同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沒有沉浸在享樂之中,而是利用高考完的兩個月,打工掙零用錢,以此來減輕父母的負擔,在這種想法的驅使下,魏凱倫跟著親戚來到了一個建筑工地,工頭給他安排了卸磚、把磚擺放整齊的工作,看似簡單但每天需要干夠十個小時,并且對身體力氣有很大的挑戰性。
一整天下來,魏凱倫的皮膚被太陽曬得通紅,每天都是汗流浹背地回家,這樣辛苦的工作,一天的工資只有八十元錢,但是魏凱倫非常的知足,從不叫苦喊累,因為他知道,干完這個工作,自己就會有幾千塊錢的收入。
無意間他工作的視頻被網友們傳到網上,網友們紛紛留言點贊,也讓魏凱倫瞬間成為了網絡紅人,大家都親切地叫他“搬磚男孩”。當魏凱倫面對記者采訪時,他竟然沒有絲毫的優越感,對他來說,趕緊把工作干完,拿到工錢是最重要的事情。
一天表叔帶著記者來到工地,并且通知魏凱倫錄取通知書下來了,他連忙放下手中的磚,回家拿著學生證和身份證跟著記者,到村里大隊上取錄取通知書,當魏凱倫看到寫有“中國國防科技大學”的通知書時,眼淚無法控制地流了下來,并且跑上大山的高處喊出“山!山!我走出去了!”。
這是大山孩子的心聲,也讓更多的網友為之留下激動的眼淚。當時中國國防科技大學的含金量和清華、北大相抗衡,報考難度之大也是家喻戶曉的。村民知道魏凱倫一路走來的艱辛,都由衷地替魏凱倫高興。
03
九月開學的日子到了,魏凱倫背著自己的行李告別家人,走出了從小生長的大山,帶著自己的夢想和志向來到了中國國防科技大學,開始大學的生活和訓練模式確實讓他招架不住,但是最后調整了心態,用高要求來約束自己,付出終有收獲,2020年6月,魏凱倫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并且以專業第二的成績被評為“優秀畢業生”。
畢業后的魏凱倫沒有選擇沿海或者繁華的城市,而是遞交了到新疆工作的申請書,最終用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挺立在西北的軍官。
從魏凱倫的身上我們看到,其實貧窮并不是無法改變的,曾經在工地搬磚的小伙子,經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脫變成一個戍守邊疆的優秀軍官,他的奮斗經歷,會激勵更多的年輕人向自己的夢想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