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網訊3月22日下午,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周春輝作為文化遺產與藝術設計學院2019級產品設計3班同學們的班導師,來到班級參加學生座談會。周春輝書記對同學們語重心長的一段交流講話,鼓舞和激勵著在場的每位學生。
周春輝說,疫情已經三年了,大家的生活都被改變了許多。從疫情到現在, 我們面對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傳染性更強,傳播速度更快,傳播過程更隱匿, 等特征。怎么辦呢?要用更長的耐心、更大的智慧,去戰勝這個困難。近期,我發現,不同專業、不同學院的學生對學校的政策有不同的理解。 相互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我有三點要求,是需要我們認真感悟,認真落實的。
要進一步認清疫情的不確定性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外防輸入工作持續承壓,面對疫情這個“不確定性”,絕不能有絲毫麻痹松懈,要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
作為年輕一代,你們都要認真關注、仔細思考,客觀世界的變化、大局的變化都會影響到每個人發展的走向。 大家一定要學習意識,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大局意識,厚植家國情懷。
要以確定性應對不確定性
俗話說,以不變應萬變,就是說要有定力。疫情再千變萬化、防不勝防,但是只要我們保持定力,保持確定性,做好我們自己應該做的,疫情就感染不到我們。所謂確定性,第一就是要遵守各項管控的紀律,要嚴格自律。年輕人都喜歡自由,但自由的前提是自律,只有我們自律了,按照紀律要求,個人防護都做到了,嚴格按照要求戴口罩了,感染的幾率就非常小了。 確定性應對不確定性的第二點是,我們要正確對待當前我們學校防控疫情所采取的各項措施,包括封校、兩點一線、上課等。 但是反過來講,如果正確對待疫情帶來的影響和挑戰,因勢利導,疫情帶來的這些不利因素,也為我們集中下來、靜下心來多讀書、多學習、多思考提供了更多的時間,甚至對我們人生也是一種考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玉汝于成,類似這種苦難,對于一個人的成長來說,都是一種鍛煉,將來都是人生的財富。《孟子·告子下》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苦其心智,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就是一種磨煉,一個人要擔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往往都要經過一系列磨難、挫折才能擁有堅強的意志,才能增長才干成以大業。學校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是針對全校,在這個過程中,大家也可以提一些意見建議,正常反映問題都是對的。但是正常反映是一方面,嚴格遵守是另一方面。一定要辯證地看待所有的事情,只有具備了辯證看待所有事情的思維能力,將來走向社會才會懂得全面看待問題,就會正確對待各種不同的情況,對同學們將來的成長都會有好處。所以,對待疫情,總體來講是要用各種防護措施的確定性來應對疫情瞬息萬變的不確定性。
要從“四史”學習教育中汲取養分增長智慧
周春輝說, 同學們一定要注重學習歷史、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四史”里面汲取營養,從而明德、增信、明理、力行,進而為我們今后的事業提供基礎和幫助。另外,疫情封控要因勢利導,同學們業余時間盡量多看些書,要學會讓疫情“最大變量”成為汲取知識的“最大增量”,要學會做疫情期間的加法和減法。
周春輝最后語重心長地告訴同學們:我給同學們提了三個方面的要求,希望大家把這種要求盡快傳遞到學校所有的學生中間去。對學校工作人員,我也特別強調一點,不管是疫情期間,還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對學生的管理都要以柔性管理為主,管理的原則性、方向性要明確,但是具體管理的辦法和措施要科學、要準確、要人性化。學校就是要以生為本,學生和老師的關系就是親情關系,我們怎樣對待自己的孩子就要怎樣對待我們的學生。嚴管與厚愛相結合,在要求上方向要明確,在管理的手段上一定要盡可能地人性化。對學生的管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簡單生硬,好的方法想一想都是會有的。不能認為做的事情是對的,就不管方法怎么樣,即使出發點對,方式方法也要合情合理。
周春輝強調說,學生自我管理這方面也要做好,我們要把學生黨員、學生會干部、學生團支書的表率作用發揮出來。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切實做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學習至上、學生至上、生命至上,為切實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把該做的工作做得更細更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