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校生
近日,全國許多高校進行封校管理。在微博上吉林大學憑借著一己之力登上熱搜,一句:“孩子們我們一定把飯供上”,讓人感動。這句話不只是說說而已,吉大不僅讓同學們吃到了飯,而且吃的好。
一日三餐免費供應,三葷一素外加水果、牛奶……,吉大同學在表達感動之余也擔心這樣下去,解封之日即出圈之日,被戲稱為“吉林養豬大學”。在聽到同學們的心聲之后,將飯菜改成兩葷兩素。迅速安排體院的學生直播鍛煉教學, 以提高學生的自身免疫力。這樣細致入微的關懷,真正的把溫暖深入到每一個學子的身上。
高校人文關懷產生的背后及其良性循環
吉林大學的供餐,南理工的免費九價疫苗;白城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養豬保證食物供應,安撫學生。這些學校的操作,讓人不禁感嘆作為這些學校的學子有多么的幸福。做到這些人文關懷,有時是十分不易的。
人文關懷不僅需要的是花力氣去傾聽學生需要什么,也需要花心思去解決,有時候更需要有金錢去實現這些人文關懷。吉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都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這樣的學校管理方面必然是比較優秀的,當然不僅是因為資金的問題更是因為學校領導班子的付出。例如白城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雖然不是名校但是同樣也對學生們進行人文關懷,這所高校不僅養豬而且調整了學生的上課安排,每天上課時間為九點到下午五點,這些措施也同樣讓學生們感受到關愛。
這樣的人文關懷,我想學生們可以記憶一輩子,之后的生活工作中也會時刻牽掛著母校,回饋母校,從而為母校的發展增磚添瓦。學校能有更多的資源去關懷學生,如此以往,學校不僅是簡單的學習過的地方更像所有異鄉人共同的故土,有著這樣團結的一幫人,學校怎么會發展不好呢?
在此也呼吁各大高校,在嚴管理之余也更要注重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這才是學校發展的長久之計,讓學校成為學生的第二故鄉 。
隔離期間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
如果你既不是吉大的學生,也不是白城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學生,那該如何在疫情期間調整心態自我關懷呢?
端正自己的心態,接受現實
封校甚至封宿舍,這都是為著我們的健康著想,雖然有時候可能確實過于嚴格。正如有人所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以前的歲月里他們在抗戰,在革命在為新中國的建設忙碌,我們這一代就是需要照顧好自己,并在疫情中打磨自己。
積極鍛煉
疫情期間我們可以活動的范圍減少了,但是我們也不能就在宿舍里一動不動,走出宿舍在操場上揮灑汗水,讓煩惱隨著汗水而蒸發。身體強壯了,心理才會健康。
多閱讀,多思考
作為學生,我們雖然不能為抗疫做直接的貢獻,但是我們可以完善自我,進行心靈的旅行。
關鍵詞: 人文關懷 吉林大學 白城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