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翻日歷,上周二晚上,準確地說是周三凌晨看到群里停課的通知,手機和電腦都重新下載了釘釘,周四再度開啟了網課。
疫情第三年來的第三度網課了,不知道后面還會不會有,呸呸呸,烏鴉嘴,打住!
再度開啟的網課,讓我想起了前年秋天開學時的情景。當時分析某一份月考卷的時候,有一位學生在課堂上大聲跟我喊:“老師,這課,我們沒學過,你居然讓我們來考!”我把書翻給他看,指到了某頁某篇,嗯,是九年級下的課程。
這就對了,就在那時,2020年3月份,正在上網課的時候,學生說他沒有學過,表明上網課的時候,他可能打醬油去了,或者即便是人坐在電腦旁邊,心神也完全不在。所以他看到那篇文章的時候,完全是陌生的,課文認得他,他不認得課文,所以他才有底氣大聲跟我說:“沒學過!”
眼下,網課又上了一周了,效果如何,可以想象得到。班主任群里面點名,上課的老師課堂上時不時提醒學生簽到,一節課里有好幾次來點個名,對那些積極互動的學生不吝溢美之詞,也提醒那些半天沒動靜的學生跟著互動,可謂使盡渾身解數,能用的方法都用上了。
但是,你也知道,這樣的方法,對于那些自覺的孩子來說,還能管用,對那些原本就控制不住自己,這時候思想又不知道在哪里放鴨子的孩子來說,只能說一個響雷打向了聾子,絲毫沒有任何動靜。總不能讓老師一節課45分鐘啥都不說,盡忙著點名了吧。
當老師的,想著你費了老大勁備了課,此時在這兒說得唾沫橫飛,網絡的那端一群小兔崽子們不知道在干啥,耳邊陡然響起那首《涼涼》。
很多時候總覺得,那些平常上課都不自覺不能好好聽課的孩子,家長還出錢讓他們上各式各樣的網課,又沒空監督他們,最終都是交了智商稅。花錢買心理安慰,是如今眾多年輕父母在娃身上做得最多的事。
網上有一位自稱扎心的老母親,雙職工家庭,家里有倆娃,兒子10歲,四年級,已經上網課兩周,原本學習習慣就不好,之前的學習都需要當媽的在后面攆著走的類型。網課兩周,上網已成癮,上課肆無忌憚地看小視頻,學習效果可想而知。女兒7歲,二年級,也上網課。平常父母上班,把倆娃扔在家里上網課,時不時從監控里看家里的狀態,不看還好,一看更令人崩潰。
別說小孩子了,即便是已成年的大孩子,也有很多無法掌控自己,否則,那些家有即將面臨高考的高三學生家長,為什么個個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呢?群里時不時看到家長們的抗議,終于抗議有效。
昨天相關的消息公布時還是這樣說的:“目前的初步考慮是,待明天中午全市分區域規模性核酸檢測結果出來后再做一次綜合研判,將優先保障高三學生返校復學。”今天上午10點多鐘,就看到了相關通知:“全市普通高中三年級師生員工3月24日(星期四)下午返校復學。”
這一次,真正體現了南京速度,一點都不拖泥帶水。既然通知復學了,馬上,立即,下午就開課。
既然高三的學生都返校復學了,我們的學生應該也快了吧。昨天,我的第一輪網課的最后一次課上完,晚上學生提交作業的時候,有一位學生給我提了這樣一組圖。
這是一個平常特別安靜可愛令人喜歡的小女生,在她提交的作業前,加了這一組照片,仿佛在說“逗你玩”,好像在跟我捉迷藏一樣。原來,藏在一顆安靜的心中還有這么個可愛而有趣的靈魂。收了!收了!
這,大概是這段時間網課以來最大的收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