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任麗瓊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娟娟)“沒想到學校專門給我們開辟場地,給予各種政策支持。我們一定不負期望,把漢文化用當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出去。”連日來,只要有空,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大二學生、“漢家衣坊”團隊負責人魏欣宇就會和伙伴們來到學校“明鏡關漢文化體驗館”,制作纏花、處理漢服出租相關事宜。
該校明鏡樓揭牌暨明鏡關漢文化體驗館開館。武生院黨委宣傳部供圖
“漢家衣坊”核心骨干8人,來自不同學院,他們因該校文學院副教授李燕的《漢服制作》公選課而結緣。在李燕指導下,“漢家衣坊”學生社團一年前成立,后發展成以漢服出租為主要業務的創客團隊,并成長為創業團隊、校園公益服務創業項目。
在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校園公益服務創業項目旨在將公益服務與創業結合,由學校將公共空間資源和服務工作交由大學生創業團隊負責,并給予相應政策、場地及資金扶持。截至目前,該校共有公益服務創業項目55個,每年參與實踐鍛煉的學生達3000人。
團隊成員為前來體驗的女生進行化妝。武生院黨委宣傳部供圖
此次,為扶持“漢家衣坊”項目,該校將校園地標建筑之一“明鏡樓”改造成“漢文化體驗館”,于3月18日揭牌。該校理事長余毅和黨委書記江珩等校領導出席開館儀式,校長王祚橋致辭。
魏欣宇難掩激動:“這是對團隊的鼓勵,更是對傳統文化的支持,我特別感動。”
據介紹,“漢家衣坊”團隊在漢服出租、寫真基礎上,拓展了纏花制作、茶藝等項目,“我們更注重文化體驗的過程。相信越了解、越熱愛。”該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大二學生趙小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