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正處在人生蓬勃發(fā)展的時期,是人生的璀璨時期。脫去了未成年人的稚氣,越來越走向成熟,向社會展現出生機勃勃,意氣風發(fā)的精神面貌。尤其遇到困難時候,恰同學少年的豪言壯舉,在這一時期得以充分體現。
在如今浮躁的社會上,什么才是最難能可貴的?我們不談遠大的理想,不說王侯將相,就說身為一名普通人最基本的社會價值。學生成長在一個普通家庭,是父母眼中的希望,為了美好未來不懈努力讀書,肩負著國家發(fā)展未來的希望。
上海招募大學生志愿者,眾多高校學生請戰(zhàn)書走紅
學習是大學生的首要任務,可是,學習并不是唯一的任務。現在,我國很多地區(qū)都進入到口罩特殊時期,
為了滿足“應檢盡檢”的需求,對PCR實驗室檢驗人員的需求激增。
于是,上海招募熟悉PCR操作的大學生志愿者,眾多高校凌晨接到通知,開始上演一幕幕感人瞬間。眾多高校大學生請戰(zhàn)書走紅,錚錚口號,振奮人心,這讓我們可以永遠相信當代大學生。
據了解,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中醫(yī)藥大學等高校的學生
,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守護這座“魔都”之城,其中主要都是醫(yī)學院的學生。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發(fā)布招募志愿者公告后,醫(yī)學院生在群里爭相報名
,“老師,請讓我上”,“老師,請讓我成為替補一號”,這樣的消息不斷刷屏,
短短三個小時就有300多名在校師生報名。最終經過真人考量,選出80人組成志愿者隊伍。
復旦大學作為上海地區(qū)著名985高校,自然也不會落后于人,醫(yī)學院群里“某某某已準備行李”刷屏叫人淚目,看著學生們資源請戰(zhàn)的消息,覺得再多語言無法表達內心的感動,他們在父母眼里是寶貝
,他們在眾多大學生里是佼佼者,在265名報名人選中,首批已選擇出68位熟悉PCR檢測的師生。
而同濟大學“放心,我們都能頂上”,
420余名醫(yī)學生報名PCR志愿者,志愿者人數為六所高校之首,
第一批學生已經抵達目的地,全力充實了上海核酸檢測力量。
大家看到這些大學生的表現,不知內心作何感慨,之前很多人說現在大學生“一代不如一代”,但當困難來臨時,當代大學生能夠頂得住,大家可以永遠相信年輕力量。而大學生也應該在一次次磨練中,樹立起大學生應有的精神面貌。
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哪些精神面貌?
每個大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大學生基本都已經是成年人,那么,就應該學會肩負起獨立性。不僅要在學習和生活上保持極高的自律性,還要有獨立的思想和人格。
認真學習,提高專業(yè)能力是很容易做好的,可是在思想上不去依賴任何人,遇到問題有獨到的見解卻是很困難的
。就像這些大學生,面對困難時勇敢積極地去面對。
大學生不能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作為社會未來發(fā)展的中堅力量,必須要有團結精神。當代社會是一個講究合作的年代,不管是在高校里學習,還是日后參加工作,
大多都是以小組為單位的形式來完成,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有所要作為的。
大學生到適應集體環(huán)境,大在團隊中發(fā)揮自己的特點和優(yōu)勢,學會相互配合。就像此次志愿者招募行動,就是需要大學生們團結一致,共同渡過難關。
優(yōu)秀的大學生具有很強的創(chuàng)造性,善于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作為當代大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學習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只有具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大學生的學習和工作才會有所突破。在科技迅速發(fā)展的當下,學習和生活節(jié)奏都很快,敢于創(chuàng)新可以幫助學生找到更好的發(fā)展平臺。
寫在最后:
少年強則過國強,上海高校大學生第一批PCR志愿者已經到達“戰(zhàn)場”,相信有了他們的加入,上海會很快實現“應檢盡檢”。而對于這些大學生來說,大學期間最難忘的經歷,或許就是一起做“大白”。最后,讓我們一起為這些熱血青年點贊。
歡迎大家關注、點贊,在下方評論區(qū)發(fā)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