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中學真的特別卷,我身體又不太好,別人熬夜跟沒事人一樣,但是我熬到兩點半巨困,感覺嚴重影響記憶力。”一名初三學生這樣說。讓人不禁疑惑,正值青春年華的孩子,怎么就成了課堂上的“特困生”?
首都醫(yī)科大學醫(yī)學院針對北京市小學生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4-6年級的小學生中,睡眠不足的小學生竟占比88%,其中重度睡眠不足的孩子占15%左右,可見睡眠不足已經(jīng)是青少年群體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睡眠不足背后的是被什么事情影響著?
河南省一名十五歲中學生寫作業(yè)至午夜十二點,第二天六點二十到校學習,卻因睡眠不足導致的心臟驟停,永遠地昏倒在了早自習的課堂上。事后,學生父親在朋友圈發(fā)文追思:“娃啊!爸爸知道你累了,從此從此再也沒有壓力了!”“爸爸知道你膽小,別怕別怕,爸爸就在冰棺前守著你,守著你。”
這個事件為我們敲響著警鐘。
良好的睡眠是青少年學習生活的動力基礎。諸多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不僅會影響到學生的身體健康,導致他們學習效率降低、精神渙散、易胖、感冒炎癥頻發(fā),還會導致青少年不良情緒以及自卑心理的產(chǎn)生。
為避免祖國的花朵成為校園課堂上的“特困生”,教育部特別印發(fā)了有關文件,加強宣傳教育、明確作息時間、減輕學業(yè)壓力、提高睡眠質(zhì)量等幾個方面。全面關注到了導致孩子睡眠不足的幾大因素。同時從孩子、家長以及學校三個方面都提出解決辦法。
家長的作用在這一系列建議辦法中顯得尤為突出。良好的睡眠氛圍需要家長來營造,家庭氛圍、家長使用電子產(chǎn)品的習慣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睡眠情況。家長是孩子睡眠的首要“監(jiān)管者”。
應督促孩子及時完成家庭作業(yè),避免學生拖沓導致作業(yè)擠占休息時間;監(jiān)管青少年接觸電子產(chǎn)品的時間,避免其過度沉迷網(wǎng)絡導致睡眠不足。與學校攜手“共治”,共同建立學生睡眠質(zhì)量的檢測機制,保障孩子良好充足的睡眠。
滑雪冠軍谷愛凌就很重視睡眠問題,不僅是一位獲得了五十多枚金牌的優(yōu)秀運動員,還是十八歲就以極高的分數(shù)考入斯坦福大學的“天才少女”。谷愛凌說:自己取得成功的秘密武器就是“每天睡十個小時”。顯而易見充足的睡眠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呵護。保護孩子的睡眠,讓孩子不再做課堂上的“特困生”,是家長和學校不可避免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