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接到親戚電話,說正在孩子學校里,想讓孩子住校學習但孩子堅持回家學習,鬧別扭。
原來,近期疫情防控嚴峻緣故,老師告知學生需要封閉住校學習,原來走讀生改為住校學習。
這個孩子高中2年多幾乎一直走讀,現在要住校,接受不了,想要在家里學習,馬上面臨高考,學習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我非常理解家長的想法,也認可家長堅持孩子住校學習的做法,基本想法是“想要參加高考就要住校學習,如果回家學習那就別參加高考”。
這種情況,大概可以猜到孩子學習自主性不高,學習成績也不好,缺乏內部學習動機,這是根本性問題,不是一下可以解決的。
理解家長想法是一回事,如何和孩子交流又是另一回事,自然不能直接說決定,只能用心理方式說,支持鼓勵、啟發引導,最好是提問方式說。
我對家長說,讓孩子接電話,我直接說說看。可是,孩子不接電話,這說明什么?嗨,還是不信任啊!可見留下印象還是過于講道理,孩子清楚你繞個大彎還是要自己聽從和接受。
當然還有一個解釋,就是孩子認知上知道自己做的不合適,住校學習是正確的,只不過自己做不到或者不想做,那么就聰明的不接電話,避免被動。
于是,轉而求其次,我對家長說,問問孩子“住校學習擔心顧慮什么”?
孩子聰明的很,不回答,直說不想住校,不說理由。
這個語言、情緒和回避行為的表達,意圖非常清晰,那就是“俺不想住校,俺就想住在家里”,住在家里要比住在學校舒服得多,對吧?
可是,住得舒服和學習吃苦,這是矛盾的,起碼現在是矛盾的,遇到選擇,就是沖突,人人選擇有利自己的,趨利避害是本能,這就是心理活動寫照。
由此想到,有兩個處理方式,一個是溝通的“感性理性自主性”,拉近關系,說出心里話,給出建議,權衡分析,最后尊重孩子選擇。
關鍵直截了當告訴孩子,可以尊重回家學習選擇,只要想明白承擔責任就可以。再回頭套近乎,問出心里擔心什么,家長可以給幫助什么,比如洗刷問題、舒服問題、休息問題等,看看能解決到什么程度,然后給出理性分析,尤其讓本人分析利弊,用自己邏輯給出最優選擇。
真的就是不住校,那就咬牙接受好了,沒有學習動力,在學校也是磨洋工而已,“補差不如補心,補心不如補希望”,此時也只能從補心開始,開始投入少就別奢望收獲多。
再一個就是溫柔的堅持,沒有商量余地的住校學習,但是可以解決擔心的事情。
這就是認知重建和行為體驗的方式,讓孩子充分全面說出想法,蘇格拉底式提問,引導各種可能解釋,建議體驗住校這個事情,看看住校后情形感受如何,期間保證第一時間給予支持,保持聯系,保持互動,給足資源。
據說,最后孩子同意住校學習,不過條件是帶著手機,這也是解決方式。可見,遇到事情總能解決,只要別撕破臉皮,不過彼此反復多次試探底線,評估最低需要,達成妥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