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的家長對雙減政策這個詞語并不陌生,它的出現改變很多家長的教育觀念,因為學生有在校老師的輔導,所長更放心,學生也不用參加課外輔導,還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
但是凡事都有利有弊,學生在學校時間過久,到了延遲服務時間,學生坐不住椅子,還要飽受饑餓,學習效率大大降低,這就偏離了原本減輕父母壓力的目的。中等生更拼專注力,差等生一如既往地停滯不前,家長也是敢怒不敢言。
但是家長也要理解學校,學校的出發點也是為了學生,由于學生數量多眾口難調,老師的精力有限,只能盡量做到公平公正,對此有關部門也聽到了家長的心聲。
官方回應來了,課后延遲服務被“叫停”?部分地區已發布通知
延遲服務后很多家長最大的感悟是,原本30分鐘的車程立馬變成了50分鐘,因為這個時間段正好是下班的高峰期,學校門口變得水泄不通,家長回家寸步難行,很多家長無奈只能步行。
不可否認,課后延遲服務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面對很多家長的呼聲。有關部門也將會采取相應的措施,把延遲服務進行調整,真正做到個性化管理。
官方回應來了,課后延遲服務被“叫停”?部分地區已發布通知,某學校就很人性化地,把放學時間改回原來的4點40分,并且把收上來的課后服務款如數地返還給家長。
看來延遲服務取消并非空穴來風,學校這樣做既安撫了家長,也能體現學校的人性化管理,也希望學生快速調整學習狀態,不要影響學生的后續學習。
自從課后延遲服務的開始,家長對此的討論從沒有停止,支持的家長認為,給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氛圍是好事,學生又不會的問題也能及時請教老師,百利無一害。
部分學生反對家長表示,學生早上8點鐘到校,晚上6點鐘離校,在校時間比家長上班時間長,戶外運動時間極度被壓縮,學生自由時間變少,學習狀態就會變差,讓學生失去快樂。
但放學后學生的作業依舊存在完不成的現象,回到家后還要繼續寫作業。家長們看到孩子十分辛苦也心疼不已,但是為了不得罪老師也不得不參加課外延遲服務。
政策實施的一段時間以來,政策的執行方案和社會標準和效果都因人而異或者因校而異,但是隨著各學校反應的效果來看,已經有學校陸續取消延遲服務,并且把費用一并退還給家長。解決現有的困難。
延遲服務的初衷是為了學生,但現在家長卻倍感無奈,原因值得深思
對此有家長也發表客觀地說出對此不滿意的幾個地方,第一,學生的延遲服務由原來的自愿變成了強制,沒有需求的家長心里非常不舒服,但是為了學生的成績只能無奈答應。
第二,由于各學校的管理制度不同,所以有些學校出現只做作業不輔導的情況,老師更多的是陪伴作用,有的負責人老師也會給學生講解易錯點,但是不能做到完全公平。
第三,每個學生的自制力不同,導致對待作業的認真程度也不相同,有的學生在學校反而會分散精力,作業效果并不理想,有同學甚至都完不成作業,回家還要繼續,學校不尊重學生的發展差異。
課后延遲服務要人性化,滿足學生的發展全方位發展,而不是一概而論
學生之間都存在差異,理解能力和專注力都不相同,所以課后延遲服務不能統一標準,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制定。
課后延遲服務的初衷是希望學生能夠在課后個性化培養,包括興趣,愛好等,但是真正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無法滿足學生的全部要求。
對此,有關部門規定要根據學校的成績水平,學生的優缺點進行及時的補救,其中老師就要發揮重要的作用。老師的態度決定課后服務的效果,所以學校要加強老師的職業道德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