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一項覆蓋貴州大學城7所高校大一新生的體檢數據顯示:體重超重率為9.15%、肥胖率為3.42%、過輕率為21.75%,睡眠障礙率為29%,健康素養具備率約為5.6%。這組數據表明大學生健康狀況令人擔憂,必須進行干預。
近年的全國學生體質監測結果表明,我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在持續20多年下滑的情況下,出現積極變化,大部分指標止跌回升,但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整體下滑的趨勢依然未能觸底反彈,很多指標甚至不如中學生。多年的體質健康測試也表明,大一新生是所有學生群體中體質狀況最差的。
和中小學生相同的是,我國大學生也存在營養過剩和營養不良的“雙峰現象”。本次體檢中,體重超重者接近10%、過輕者達到21%即是現實狀況的寫照。為何大學生成為學生體質最差的群體?筆者認為,一是高中是學業負擔最重的時間段,學子們用青春賭明天,付出了健康的代價。二是許多學校一進入高三就取消了體育課,學生在長期沒有體育活動的情況下,身體素質和體質下降就成了必然。三是高考過后學子們往往以各種瘋玩度過進入高校之前的那段時光,身體被掏空。
在所有體檢數據中,最可怕的是健康素養具備率約為5.6%,這與我國成年人健康素養14%的具備率相去甚遠,值得認真反思。調查發現,通宵打游戲、深夜擼串、不吃早飯、很少鍛煉、與舍友關系緊張、經常感覺心累……種種現象在大學生群體中并不鮮見。健康意識淡漠、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能力不足、鍛煉不夠、睡眠不足、作息不規律、膳食不合理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正在成為影響學生健康的危險因素,這也是導致大學生睡眠障礙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改變大學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部專門印發了《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要求學校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健康素養和體質健康水平。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必須下大力氣、下猛藥著力改變他們身體素質持續下降、健康素養低下的狀況。一要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把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焦在廣大青少年尤其是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上來。二要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讓大學生“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倒逼大學生強身健體。三要開齊開足體育課,尤其是在高三階段,必須做到這一點,不得以任何理由擠占體育課。四要加強學校體育督導、學生體質健康抽測等工作的落實。五要加大學校體育投入,推進體育師資隊伍建設和體育教學改革,因地制宜開展陽光體育運動。
健康中國需要從小抓起,從最薄弱的大學生群體抓起,從提升健康素養抓起。各級各類學校要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倡導“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這一理念,通過健康教育和體育鍛煉,努力提升大學生健康素養,幫助他們在享受體育樂趣的同時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進而使他們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