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 廣東省廣州市南沙一孕婦和其上幼兒園的兒子明明在家中燒炭自殺,三條生命就此逝去。死者家屬說,十幾天前,明明曾在幼兒園與別的小朋友起了沖突,明明母親在家長群里溝通時透露孩子有自閉癥,被其他家長攻擊,更有家長要求明明退學。為平息家長的不滿,幼兒園決定讓明明在家休息幾天。家屬稱,明明母親曾表示這場風波讓其瀕臨崩潰。
悲劇令人唏噓不已,而悲劇原因更令人五味雜陳。悲劇發生后,“圍攻”孕婦的家長成了眾矢之的,被貼上了“自私”“冷酷”的標簽,甚至被指為兇手。家長和園方的做法確有不妥,但悲劇也有很大一部分責任在于孕婦。我們同情弱者,為逝去的生命惋惜,但也絕認同自殺這種消極的處事方式。
如果這位孕婦再堅強一點、勇敢一些;如果家長們對自閉癥多一點了解、對自閉癥兒童多一份關愛;如果園方考慮和處理問題的方式再周全一點、妥善一些;如果家屬能及時紓解孕婦“瀕臨崩潰”的情緒……任何一個“如果”能發生,悲劇就可以避免。反思悲劇,不是為了苛責誰,而是為了追根溯源,避免類似本可以避免的悲劇。
家長們為何會視自閉癥兒童為“洪水猛獸”?很大程度來自于家長們對自閉癥和自閉癥人群知之甚少,而導致談其色變。家長們站在自身角度考慮,擔心自閉癥兒童給自家孩子帶來不利影響,對弱者缺乏同情,進而充滿誤解、恐懼和敵意。這是社會層面普遍存在的問題,即對自閉癥依舊沒有準確、全面的認識,而全面的認識應是關愛這一群體的前提。
無獨有偶,今年7月,一篇題為《深圳15個自閉癥家庭入住公租房前,遭數百業主拉橫幅抗議,稱造成他人生命安全!》的文章引發廣泛關注。廣東深圳一小區業主拉橫幅抗議自閉癥家庭入住公寓,和如今家長們“圍攻”自閉癥兒童媽媽,都反映出社會不愿與自閉癥為鄰的真實心態。
據統計,我國有超過1000萬的自閉癥人群,其中被稱為“星星的孩子”的自閉癥兒童約200萬。他們大多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與社會的溝通遲緩,無法融入社會交流,很多自閉癥兒童離開學校后便無處可去,因此擺在我們眼前的,不只有保障自閉癥兒童在學校不受歧視,也要采取措施,保障他們離開學校后能夠逐漸融入社會。
一個健全的社會,應該有接納弱勢群體的地方;一個包容的學校,也應該有自閉癥兒童的一個座位。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地嘗試理解與包容其他群體,是公民應有的素養,也是文明的題中之義。關注和關愛自閉癥群體,依舊任重道遠。(陳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