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假期多學一些知識或才藝,成為不少孩子過暑假的主要方式
“我的暑假早就安排好了,內容還挺豐富的!”談及暑假安排,上海市初中生小季給記者看了他的日程表。
兩個月的假期內,小季要上不少興趣班,既有英語原文閱讀、青少年口譯、古詩文鑒賞課程,也有鋼琴、籃球課,大多為期一兩周。但最令記者吃驚的,是小季要同時上兩個培訓機構的數學課。
“這是因為我喜歡數學!比起悶在家里刷題,我更喜歡去補習班,一群聰明的同齡人在一起,互相出題考對方,更有意思!”小季笑著說。
據了解,這兩家知名機構的“培優(yōu)”班都是高手云集,培訓過程中定期測驗,并根據成績對學員分層、進行動態(tài)調整。這個學期末,小季剛剛從“理科班”升上“自招班”,心里憋著勁兒,希望用一個假期的努力能分到向往的“尖子班”。“我在學校還參加了業(yè)余數學班,也是要層層選拔的,這兩個機構的課外培訓加上自學,才能讓我在學校的數學班不被淘汰,取得好成績!”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利用假期多學一些知識或者才藝,成為不少城市孩子過暑假的主要方式。
“整個小學階段都沒補過課,思來想去,今年暑假還是給孩子報了個班!”上海白領陳女士告訴記者,孩子秋季就要上初中了,她經過考慮,給孩子報了一家朋友推薦的培訓機構,語數英三科一起補,就是希望老師幫助孩子梳理歸納小學知識點,以便適應初中的學習節(jié)奏。
對于下圍棋的三年級小學生菡菡來說,暑假的圍棋集訓是提升棋力的好機會。菡菡爸爸說:“孩子平時要上學,一周只有1—2次圍棋課,沒有充分的時間練習。假期正好時間充裕,集中一段時間每天都到圍棋教室打譜、做題、對弈,再加上老師的復盤講解,孩子的水平提升得非???”
去年暑期,思來氏數據研究中心曾面向上海市小學生家長開展了一次學生暑期學習生活情況調查,有效樣本覆蓋上海200多所各類小學、6376個家庭。結果顯示,62%的學生參加暑期培訓班,平均每周近7小時,其中四成參加外語類培訓,科學類培訓則呈興起之勢;超過1/3家庭為孩子報了2—3個培訓班;超過兩成學生有游學旅行經歷,平均花費11天。
這份調查報告還歸納出上海小學生的5類度假方式:一是自由放養(yǎng)型,即沒有參加培訓班和游學旅行,以全家出游作為主要度假方式,占26.2%;二是閉關努力型,平均每周參加培訓班6.4小時,沒有參加游學旅行,占43.9%;三是游學實踐型,平均參加游學旅行11.9天,占12.0%;四是勞逸結合型,平均每周參加培訓班6.3小時,平均參加游學旅行9.6天,占17.6%;五是高壓“雞血”型,平均每周參加培訓班17.6小時,平均參加游學旅行10.5天,占0.3%。
更追求“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各種夏令營、創(chuàng)新體驗活動越來越多
值得關注的是,在上海,“70后”“80后”父母對孩子的培養(yǎng)更多秉持“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理念,并不是一味地上“奧數”班,進行“應試”輔導。補習班+旅游+夏令營+體育訓練+社會實踐的“復合型”假期,成為許多孩子的暑假打開方式。
在上海某雙語學校讀六年級的小徐,暑期是這樣安排的:第一周,小徐和媽媽一起飛往西安,參加探訪敦煌等地的人文行走活動;回來后則是20天左右的數學補習和歷史類英語原文閱讀課程;8月下旬,參加為期6天的中原文化游學營;按計劃,還應有一次全家出國游……
小徐媽媽解釋,孩子從小就喜歡歷史人文類的知識,暑假給她報了兩個文化類的游學營,就是希望她能去親身體驗下古詩詞中的大漠、陽關和鳴沙山,體味比較古絲綢之路和中原文化的不同之處。
一年級小學生小蘋果,今年的暑假安排也很充實。媽媽和她商量,平常就在學的鋼琴、舞蹈、英語課繼續(xù)上,還新報了一門奧數課和另一家知名機構的英語課。小蘋果對媽媽的安排也點頭說“愿意”。在她看來,每次去外面上課,課堂不像學校里那樣緊張嚴肅,能和小伙伴在一起,課間還能買點心吃,是很好玩的一件事。
記者采訪中發(fā)現,現在的家長更尊重子女意見。在給孩子做暑期規(guī)劃時,家長們都會充分聽取孩子的建議。“暑假安排肯定要先和她溝通,看她的興趣,不給孩子太大壓力。”小徐媽媽說。
“我們小的時候沒有條件學那些才藝,畫畫、唱歌、跳舞都不會,所以現在就希望孩子能夠全面發(fā)展,多培養(yǎng)幾個興趣愛好,生活才會更有意思!”小蘋果的媽媽說,盡管給孩子報了好多才藝班,但并不太在乎考級,只希望孩子多掌握一些技能。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成為很多家長的育兒新理念。據不完全統(tǒng)計,各類海外游學項目越來越紅火,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持續(xù)遞增;新開發(fā)的各類人文歷史、創(chuàng)新體驗活動也逐漸嶄露頭角。在網上隨意搜索,各種夏令營令人眼花繚亂,快樂編程夏令營、智能機器人夏令營、科技創(chuàng)新夏令營、大腦超訓夏令營、美式營地夏令營……有的熱門項目,半年前就已預訂一空。
豐富多彩的假期花費也不菲,孩子更需要家人的陪伴關愛
采訪中記者發(fā)現,大都市孩子們的假期生活豐富多彩。但上這么多的培訓班、夏令營,家長們花費不菲。
據了解,在上海,目前暑期培訓每節(jié)課價格基本不低于200元;“一對一”“一對三”的精品補課,收費大多在四五百元甚至千元以上;外語培訓班,如果是號稱“浸潤式學習”、有外教授課,一次課收費高達六七百元。
“語數外三科,7月份上10個半天,8月份再上10節(jié)課,一下子就交了6000多元的學費!”給孩子交完錢后,陳女士心里還是有點沒底,“社會上的補習機構這么多,有沒有資質、老師教得好不好、是不是適合自己的孩子,家長們也都不太了解,只是聽說別人家小孩在這里學得好,我們就報名了。其實蠻擔心教得不好,把孩子好不容易養(yǎng)成的好習慣再給弄沒了。”
“養(yǎng)孩子就相當于一臺‘碎鈔機’!”小徐媽媽半開玩笑地說。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敦煌的人文行走活動,大約一周時間,兩人費用1.6萬元;20天的“一對三”數學補習,每次兩小時課時費約為400元,總計花費約8000元;為期兩周的歷史類英語原文閱讀課程,每天3小時,總計花費約6000元……
不過,對不少家庭來說,培訓仍是孩子暑期開支的一部分。各種“夏令營”或是“海外游學”,花費更多。記者了解到,為期5—7天的夏令營,費用多在3000元—5000元。至于各類海外游學夏令營,開支更是動輒數萬元。
“浩浩從小就踢足球,每個假期都要參加夏令營,去國外或者國內的基地訓練。”三年級小學生浩浩的媽媽告訴記者,今年暑假,浩浩要參加兩個訓練,一周去日本訓練,一周參加國內太舞小鎮(zhèn)的營地活動,兩項花費加起來也要2萬多元。
教育專家對此表示,給孩子安排豐富多彩的假期活動,讓他們多學東西,多長見識,值得肯定。但要注意方式方法,讓孩子勞逸結合,從孩子的興趣出發(fā),不能過多施加壓力。家長們也要根據家庭實際情況量力而行,切忌盲目攀比跟風,與花大價錢的教育培訓、海外游學相比,孩子更需要的是平時來自父母家人的陪伴和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