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地方在行動
3月21日一早,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實驗寄宿小學門口引來了大批市民駐足圍觀——該校學生身穿不同樣式的睡衣,有說有笑、成群結隊地走進校園。原來,當天是世界睡眠日,為了喚起社會對中小學生睡眠不足問題的關注,學校組織活動讓學生穿著睡衣來上學。
當前,大量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睡眠不足是不爭的事實。根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2016年發布的調查數據,2005年至2015年,全國近六成中小學生睡眠不足國家規定的9小時。
2017年12月,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首次全面系統梳理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管理的基本要求,明確提出“家校配合保證每天小學生10小時、初中生9小時睡眠時間”。為了保證學生睡眠時間,各地也紛紛結合自身實際出臺了一系列落實的舉措。
推遲上學時間,讓學生多睡一會兒
近日,多地出臺了相關政策,要求推遲早晨上學時間,以保證學生睡眠時間。
今年2月23日,浙江省教育廳出臺了《關于在小學施行早上推遲上學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省內各地各小學可根據年段、季節等因素靈活調整上學時間,要求小學一、二年級學生早上最遲到校時間不得早于8:00,冬季還應適當延遲。
此前,浙江省寧波市、江山市、杭州市拱墅區等地先后實施了小學早上推遲上學政策,受到學生、家長、教師和社會各界的普遍歡迎和好評。
“推遲上學不僅僅只是在時間上做個調整,而是應該以此為契機,積極推進課堂改革,科學合理地設置和優化符合孩子成長規律的新課程。”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韓平說。
2月24日,黑龍江也推出了推遲上學方案,覆蓋面鋪得更廣,除小學外還涵蓋了初高中。黑龍江要求從3月1日新學期開學起,全省小學生、初中生早晨到校時間不得早于8:00,高中生早晨到校時間不得早于7:30。
3月9日,福建省教育廳發布了《關于推遲中小學早上上學改革的相關舉措征求意見》的公告,公開征求意見的時間為3月9日至5月31日,公眾提出的具體意見可通過福建省教育廳網站提交。
記者通過查詢還發現,湖南、江蘇、山東等地的部分地區和學校也已進行過或正在推出類似改革。
合理布置作業,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日前,在微信朋友圈里,杭州市拱墅、上城兩區學生“作業晚上10點做不完可以不做”的新聞引發熱議。
2017年底,拱墅區教育局向全區初中生家長發出倡議:晚上10點后,老師布置的作業沒寫完,孩子可以不做;家長布置的作業,孩子也可以說“不”!只要簽上字,第二天交給老師即可。今年,上城區也加入了這項試點,要求小學生晚上9點后不做作業、初中生晚上10點后不做作業。
盡管對上述做法存在一些爭議,但不可否認,課業壓力大、放學后作業多導致很晚才能睡覺,是造成學生睡眠不足最重要的原因。
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上海、陜西、黑龍江、江蘇、寧夏等省份以及眾多省份的部分縣市教育部門均曾下發文件,要求小學低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和初中生的書面家庭作業時間要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在如何科學合理布置作業,從而保證學生休息方面,一些地區還進行了更深入的探索。近日,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印發了《學生彈性作業統籌服務工作實施意見(試行)》,在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推行學生彈性作業。
根據方案,姜堰區學科工作室將結合各學段學生實際建立相應的作業題庫,為了避免有的學生“吃不下”、有的學生“吃不飽”,作業題庫包含基礎性和拓展性兩類,學校和教師可據此在控制作業總量的原則下因校制宜、因班制宜布置作業。
姜堰區教育局要求,教師每天要預估學生完成作業需要的時間,并通過微信群等渠道向家長公布。此外,區教育局還將聘請第三方評估機構通過隨機訪問家長,調查學生睡眠時間,每月公布一次結果。
做好教育“加減法”,為學生真正“松綁”
保證學生充足的睡眠時間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管齊下。除了從細微處著手進行制度建設外,還要改變應試教育理念,減輕家長的教育焦慮。
在杭州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孫德芳看來,中小學推遲上學時間釋放出的減負理念,相比實際措施更有意義。他希望以此為突破口,建立“為學生減負是民生”的理念,統籌各種資源力量讓學生的學習生活慢下來,通過供給更多優質教育資源遏制基礎教育領域的惡性競爭,形成一個寬松愉悅、有利孩子們健康成長的舒適環境。
“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需要做的還有很多。例如,要加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切實改變‘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現象,形成家校育人合力。”武漢輔仁小學校長單凌燕說。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院長雷萬鵬認為,中小學生睡眠看似小事,其背后反映出的問題卻值得整個社會關注。“從長遠看,減負要真正落到實處,必須做好‘加減法’,尊重學生個性,通過學生評價、家庭評價、教育督導等舉措嚴格落實‘減負令’,盡可能根據學情,因人而異分類或分層布置作業,減少同質化學習負擔,減少學生進行重復、低效的機械訓練負擔,增加學生綜合素養培育時間。”(統稿:記者 李澈 采寫:記者 程墨 潘玉嬌 李大林 李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