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庫區,云霧縈繞青山,重慶市涪陵區南沱鎮睦和村坐落其間。
走進村民冉德才家,斜屋面、花格窗,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凈利落。庭院一角,一根自來水管探出來,“擰開水龍頭,清水嘩嘩流,啥時候都有水,生活方便多了。”冉德才說。
“以前水量小,有時候水還很渾。越是用水的時候,越是發愁。”冉德才回憶。睦和村山高坡陡,供水管網老化,喝上安全水,成了村民急難愁盼的事。
喝上安全水,村民過上好日子
召開一場場院壩會、開展一次次蹲點調研,水利部黨組將“支持三峽庫區移民村重慶市涪陵區南沱鎮睦和村解決飲水安全、住房安全和出行難問題”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項目之一,累計投資2500多萬元,改造農村供水主管6300米、分支管上萬米。
一條條自來水管,改變了睦和村村民的生活。“自來水入戶,吃飯、洗澡方便多了。”村民汪登榮說:“空氣好、江景美,能采摘,吃水問題又解決了,咱辦農家樂也更有底氣了。”
水通了、路暢了、房子修好了,睦和村的產業更興旺了。“山上栽果子,家里開館子,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村民的口袋鼓起來了。去年全村人均純收入超1.92萬元。”村黨支部書記劉家奇自豪地說。
喝上安全水,是關系農民切身利益的大事。“黨的十八大以來,水利部門瞄準短板弱項,穩定水源、完善管網、加強管理,不斷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水平,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司長陳明忠介紹。
從西南山鄉到海島漁村,再到西北旱塬,越來越多村民喝上了安全水。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街道的白沙島上,開民宿的陳存明嘗到了甜頭:“島上有了這么好的水,我們能放心地接待游客了。”
“與此同時,還存在一些農村季節性缺水、供水保障程度不高等問題。我們將繼續加快提升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管理水平,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推動小型工程標準化改造,力爭2022年底全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5%。”陳明忠說。
有了生態水,護好綠水青山
月亮湖碧波蕩漾,木棧道蜿蜒曲行……一大早,村級河長彭啟華開始了一天的巡護,“每周至少巡河兩次,咱要守好‘責任田’。”
彭啟華是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百丈鎮解放村黨委書記,從2017年起,他又有了新身份——河長。“有沒有垃圾,有沒有亂排污水,從河里到岸上,咱都要看仔細。”彭啟華說。
河長上崗,守護家門口的河。解放村河渠密布,過去因無人管護,河水被污染了。“村里成立保潔隊,促進畜禽養殖轉型,完善污水收集處理,小渠小溝變清了。”彭啟華說。
村級河長誰來當、怎么干?為此,解放村開展村級河湖管護體系建設,解決河湖管護“最后一公里”問題。目前,在水利部支持下,全村設立6名村級河長,帶動村民共同守護河湖生態。
村級河湖大多規模小,過去因管理缺位、投入不足,水環境問題突出。改善河湖生態,成了群眾迫切的期盼。“設立村級河長,貫通了省市縣鄉村五級責任體系,能有效改善鄉村河湖面貌。”水利部河湖管理司河湖長制工作處處長吳海兵介紹。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水利部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切入點,全力解決影響群眾生活質量的水環境問題。在湖北省遠安縣,“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工作的推進讓河水清澈流淌,清水還澆灌出了綠色大米;在山西省岢嵐縣,治理溝壑、染綠山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去年夏天,歷時33天的夏季滹沱河、大清河、白洋淀生態補水順利結束,沿岸群眾多年后又看到了碧波蕩漾的家鄉河。2021年,水利部治理農村河道3800多公里、湖塘1300多個,受益村莊3300多個,農村河湖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引來發展水,助力鄉村振興
走進四川省遂寧市大英縣寸塘口水庫,青山環抱、碧波千頃。水庫承擔著全縣13萬人的飲水、6.42萬畝耕地的灌溉等功能。
“水庫建于上世紀70年代,經歷了多次暴雨洪水,加上年久失修,蓄水供水功能受限,有村子有時還會停水。”大英縣水利局副局長肖體民介紹。
“定向幫扶四川省遂寧市大英縣寸塘口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是水利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項目之一。“我們開展溢洪道啟閉機房拆除重建、防洪搶險道路加寬等,補上鄉村水利設施短板,真正解決群眾用水難題。”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設司基本建設處三級調研員趙建波介紹。2021年,水利部加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全面加強水利工程運行管護。
水庫是重要的水利設施,對防洪、供水、發電、生態等具有重要支撐性作用。“我國水庫大多為小型水庫,因建設標準和管護等原因,水庫的除險加固任務很重。”水利部運行管理司副司長張文潔介紹,“近年來,中央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推進小型水庫除險加固,確保水庫充分發揮效益。”
從水利工程建設到農村飲水安全,從水生態保護到防御水旱災害,水利部黨組充分關注民生期盼,分批次確定了42個辦實事項目,示范帶動部屬系統推出380項辦實事項目,切實解決了群眾急難愁盼的一批水利問題。(記者 王浩)
《人民日報》(2022年02月23日第06版)
責編:葉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