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大腰圓、花臂紋身、戴個墨鏡、叼根煙,再配上一個大金鏈子……
在影視劇中,這活脫就是一個“黑道大哥”的形象。再加上新聞里出現過“土豪”炫富或者結婚身上掛滿金飾品的畫面,使得大金鏈子在一些人、特別是年輕人心中,有了“丑拒”的負面聯想。
不過這個現象,在近期有了“反轉”。虎年春節期間,北京等地的商場迎來了黃金銷售高峰,消費者中90后、00后占據了相當比重。
據幾家商場統計,目前這部分消費者占比已經超過20%,而2021年春節期間,這一數字只有10%。在一些金店,出現了年紀不大、打扮時尚的年輕姑娘選購大金鐲子的場景。有網友感嘆,這場景有點“違和”和“魔幻”。
為何這屆年輕人忽然和大金鏈子“眉來眼去”起來?首先和各大金飾品牌的創新有關。為了迎合市場需求,除了過去18K金、24K金的概念,現在還多了5G金、古法黃金、琺瑯金等新工藝。這帶來了顏值上的高級感和消費者使用上的新體驗。
一些老字號也越來越懂年輕人,放低身段不再死抱“十二生肖”“轉運珠”等傳統造型,有些推出了迪士尼旗下IP、哆啦A夢、小黃人、孫悟空等形象的聯名款,有些玩起了“護身虎”“暴發虎”“萌(猛)虎”等諧音梗。無論是自用還是送人,讓年輕消費者有了“拿得出手”的感覺。從當年的“驚嚇”,到現在的“驚喜”,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買金”大軍,也就不奇怪了。
如果說顏值只是敲門磚,那黃金獨有的“避險”屬性就是走紅的內涵。
如今的年輕人,越來越有投資理財意識,懂得“用錢生錢”的道理。但進入職場不久的他們,普遍手頭積蓄有限,理財方式多為銀行理財、股票、基金。
但受到疫情沖擊和加強監管的影響,最近一段時間,銀行理財收益逐步降低;炒股有一定知識門檻,而且風險很大;基金的走勢更是難以預料,進入1月,很多年輕“基民”不僅沒等來“春季行情”,反而回吐利潤,慘遭套牢。
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劈頭蓋臉”而來,凸顯了黃金的“避險”優勢,也讓一些風險偏好保守型的年輕人更加心向往之。
當黃金商家的創新轉型,遇到了年輕消費者的“避險”回眸,相互凝視后,擦出了消費的火花。但買黃金就真能保值增值嗎?不一定!
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市場上沒有穩賺不賠的買賣。國際金價也存在波動,有時和其它投資品屬于“蹺蹺板”的關系,誰也無法確保買在低點,賣在高點。
投資黃金飾品不完全等于投資黃金,黃金飾品中包含了設計、生產和運輸等附加費用,銷售價格會高于黃金本身克重。如果將黃金飾品折現,一般會按照克重計算,同時考慮到折舊,短時期內無法做到完全保值、增值。長周期看,是否能增值,也要看相對于其他金融投資品的機會成本來具體分析。
對投資黃金類產品,年輕投資者不僅要放平心態,更要降低預期,遇到問題去正規機構咨詢;同時豐富自己的投資理財知識,了解投資品的內在運行邏輯和各自的優缺點,選擇適合自己情況的那一類。千萬不要跟風而上,頭腦一熱“激情出手”。否則到頭來,注定還是被套牢。
你喜歡黃金飾品嗎?你怎么看黃金投資?評論區聊一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