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廣東省統計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數據顯示,廣東常住人口達12601.25萬人,10年來,全省常住人口增加2170.94萬人,增長20.81%,總量繼續坐穩全國首位。
伴隨著人口數據的公布,多個問題也引發了各方關注。廣東“男多女少”突出,性別比為何居高不下?邁入老齡化的廣東如何繼續維持“人口紅利”?東莞又為何能夠成為新晉千萬人口“流量之城”?為此,羊城晚報記者專訪了廣東省統計局局長及人口領域的多位專家,一一回應上述問題。
性別比遠超全國平均水平?受外省流入及產業結構影響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顯示,以女性人口為100,廣東全省總人口性別比由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9.00上升為2020年的113.0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8.01個百分點,為全國最高。
分城市看,廣東的21個城市中,常住人口性別比均超過100,在100至105之間的城市有6個,在105至110之間的城市有8個,在110以上的城市有7個,其中超過120的城市為東莞(130.06)和深圳(122.43)。
廣東省統計局局長楊新洪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廣東人口性別比提高主要受外省流入人口性別比高影響,也與產業結構有關,廣東是全國制造業大省,產業結構重型化特征明顯,對男性勞動力需求量增加。
楊新洪進一步介紹,人口性別結構是動態的,與產業需求相匹配;當產業重型化的時候,可能需要吸納的男性會多一些,但發展到另一個階段,產業對勞動力的需求可能又會不同。“按照市場規律和需求變化來看待這個問題,能使我們在吸引、留住人才的政策取舍上更為精準。”
“人口流動主要受到工作機會的影響,也就是說勞動年齡人口是流動人口的主力軍,因此產業結構肯定會影響就業結構進而影響性別比。”暨南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院副院長盧晶亮表示,學歷水平和高技能對于兩性勞動力的賦能是一樣的,但如果主導產業對體力勞動需求更大的話,男性勞動力的優勢會比較明顯。
近年來,制造業的用工規模穩中有降。產業結構的調整是否會帶來性別比的平衡?廣東人口發展研究院院長董玉整認為,產業轉型和總人口性別比之間存在相關性,但這種相關比較復雜,例如部分服務業也在進行智能化升級減少用工。要改善性別比,還是應該從改變人的生育觀念方面入手。
老齡化下如何保持“人口紅利”?要向“人才紅利”轉變
數據顯示,廣東全省常住人口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8.58%,在歷次人口普查中首次超過7%,按照國際通行判斷標準,廣東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
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是否會影響到廣東的勞動力供給呢?記者梳理發現,廣東常住人口老齡化進程仍慢于全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比全國(13.5%)低4.92個百分點,可以說,相對于全國的平均水平,廣東的人口結構仍然較為“年輕”。
楊新洪分析認為,由于人口出生率以及人口流動、遷移的原因,尤其是外來人口規模相對較大,使得廣東人口老年化進程比其他省份有所減緩。
從勞動年齡人口看,廣東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居全國之首,全省15-59歲的人口達8669.76萬人,總量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增加1013.36萬人,增長13.2%。外省流入人口中,勞動年齡人口比重高達90%以上。
“目前廣東人口紅利尚存但優勢在逐漸減弱,未來廣東經濟發展需要更多地依靠人口文化素質提升帶來的人才紅利。”楊新洪指出。
盧晶亮指出,廣東現在享受的人口紅利,主要是流入的年輕人比較多,但隨著產業結構調整,未來要想向“人才紅利”轉變,各省就要想方設法吸引高技能勞動力。“廣東更要未雨綢繆,因為目前廣東的勞動力技能在全國處于中游水平,下一步要加大力度投資高等教育,這需要一個比較長期的投入。”盧晶亮表示。
“每10萬人中大學生的擁有量,廣東對比北京、上海、江蘇和浙江等地還有差距,人才要引得進,更要留得住,讓年輕人在這里發展好,找到事業發展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董玉整建議。
東莞為何成新“流量之城”?珠三角核心區“虹吸”效應強
統計數據顯示,全省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人的市從2010年的兩個增加到三個,繼廣州(1867.66萬人)、深圳(1756.01萬人)之后,東莞常住人口首次突破1000萬大關,達1046.66萬人,邁入千萬人口大市。
東莞成新晉“流量之城”已成趨勢。根據百度地圖發布《2020年度中國城市活力研究報告》,2020年度中國城市的人口吸引力排行來看,最具吸引力的前三個城市分別是深圳、廣州和東莞,東莞相較2019年上升一位,進入前三。
“人口流量”背后是經濟增長的底氣。東莞是廣東目前最有希望沖擊“萬億俱樂部”的種子選手,去年其規上工業企業總量達10861家,穩居全省第一位,為吸納就業奠定了基礎。
此外,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國家戰略下,深圳對周圍的輻射帶動能力也進一步增強。而目前深圳可供開發的土地空間已經基本飽和,深圳的制造環節等也在加速外溢,這個過程中,毗鄰深圳的東莞無疑成為產業外溢的首選,推動了人口加速向東莞的環深地帶流動。
“人口正在加速向珠三角主要城市聚集。”楊新洪指出,分區域看,2020年珠三角核心區常住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的61.9%,提高8.04個百分點。近年來,珠三角城市群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經濟發展活力持續顯現,成為全省高端要素、高端產業集聚地,人口集聚為產業集聚夯實了基礎,產業集聚進一步強化人口集聚的趨勢。(記者 陳澤云 黃婷 李志文 羅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