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后“抱團股”的變臉,基金業績亦隨之波動。據財經網金融梳理統計,截至2月26日,公募基金過去2個月權益基金首尾差異已高達46%。甚至有的基金一周就跌回“起跑線”。例如,成立于成立于2020年12月9日的中加新興消費,最近一周跌近15%,領跌同類基金,最新數據顯示該基金目前收益為-5.94%。
如此過山車式的行情走勢讓基民直呼“太刺激”。
另據數據統計,年內銀河基金旗下的銀河旺利I領跌主動權益基金,跌幅超18%。而從前兩個月業績表現看,在銀河基金公司旗下的62只(各份額分開計算)主動權益類產品中,有19只回報為虧損,占比借鑒三成,即便是業績收漲的產品,最大漲幅也不足5%。
公開資料顯示,銀河基金成立于2002年6月,是國內成立最早的一批基金公司之一,至今已18年有余。剛剛過去的2020年,公司管理規模突破千億,在142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43位,但銀河基金2020年三季度五天之內連續清盤兩只債券基金,分別為銀河君欣純債A/C、銀河久悅債券,兩只基金清盤原因均為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觸發《基金合同》中的清盤情形。
除以上兩只基金相繼清盤外,銀河基金旗下“迷你產品并不在少數。最新數據顯示,銀河基金還有5只基金規模低于紅線下,分別為,銀河臻選多策略、銀河鴻利、銀河量化穩進、銀河文化娛樂主題以及銀河中證滬港深高股息。
值得一提的是,銀河臻選多策略,是2020年5月成立的權益產品,未滿一年遭遇大額贖回,其中c類份額贖回超90%。目前,該基金低于5000萬元凈值線下已經超過2月,存在清盤風險,且成立以來收益為負。
此外,去年8月新成立的銀河龍頭,近一周跌幅近9%,周跌幅領跌公司的權益產品,產品規模也遭于贖回。
目前,公司新發權益產品無論規模還是業績均略顯“疲軟”。公司基金經理隊伍中缺乏帥才或許是一大直接的原因。數據顯示,銀河基金旗下的所有類型基金共計74只,但基金經理人數僅有19人。顯然銀河基金經理“一拖多”已成常態,其中劉銘、蔣磊在任管理均超過10只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