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帶來業績大爆發,中紅醫療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利潤5.53億元,遠遠超過近三個自然年營業利潤的總和。中紅醫療趁此機會再次向創業板提交了上市申請。上市前夕突擊分紅7500萬元,此前未有分紅情況。
中紅普林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紅醫療”)主營業務為一次性防護手套的研發、生產與銷售。2017年7月,中紅醫療首次披露創業板上市計劃。2018年6月,又主動撤回上市申請,公司當時對外披露的原因為“考慮公司整體發展戰略調整”。
公司主營產品有丁腈手套、PVC手套。報告期各期,丁腈手套成為公司主打產品,截至2019年,丁腈手套收入占比73.33%,而PVC手套占比26.67%,相比于三年前,PVC手套收益下滑明顯。
相對來說,公司產品品類單一,且丁腈手套的產能利用率已經飽和;公司主營業務相對單調,主要為海外醫療器械及醫療耗材品牌商進行ODM生產,產品主要銷往境外市場。2017-2019年度,中紅醫療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為 92,687.74萬元、92,199.75萬元、108,992.83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均在90%以上。
目前,全球范圍內丁腈手套產能主要集中在馬來西亞,市場份額超80%;其中,Top Glove及Hartalega為全球丁腈手套生產規模最大的2家廠商,產能均超過300億只,二者產能合計超過700億只,占全球市場份額約40%。中紅醫療擁有丁腈手套產能約60億只,約占市場份額3%-4%。
此外,國內一次性防護手套生產企業還有藍帆醫療(002382,股吧)、英科醫療(300677,股吧)。英科醫療的產品結構與中紅醫療相似。2017-2019年,中紅醫療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8.8%、16.92%、18.51%,雖其毛利率較高的丁腈手套拉高了平均毛利率水平,但每年仍低于英科醫療超5個百分點。
相比之下,中紅醫療在產能規模、單位成本等方面似乎并不占優勢,未來發展或面臨一定的市場擠壓風險。
另外,在就研發方面而言,丁腈手套、PVC手套由于技術水平要求更高、專用性更強、投資成本更高,市場存在一定的進入壁壘。然而,中紅醫療研發費用卻遠低于3%的標準。據招股書,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占同期銷售收入的比例僅為0.2%、0.95%、0.8%,近三年研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約為0.66%。行業對其高新技術企業資質表示存疑。
償債能力方面。公司償債的壓力也不小。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中紅醫療流動比率分別為1.01、0.77、0.86,速動比率分別為0.71、0.42、0.56;資產負債率(合并)分別為54.15%、61.42%、56.53%。2018年開始流動資產規模已小于流動負債規模,同時短期借款、長期借款卻還在大幅增加,償債能力不及同業可比公司水平。
2020年上半年,其負債壓力因“抗疫”有所緩解,若此次能成功上市,或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其“捉襟見肘”的資金情況。
據了解,中紅醫療前身為中紅普林塑膠,成立于2010年12月,廈門國貿(600755,股吧)實業為公司設立時的最大股東,持有公司50.5%的股權。現如今,公司控股股東為中紅普林集團,持有中紅醫療60%股份,而中紅普林集團則由廈門國貿控股持有50.5%的股份。廈門國貿控股間接為中紅醫療控股股東。而廈門國貿控股是一家廈門市國有獨資平臺,廈門市國資委是公司目前的實際控制人。(哈爾)
關鍵詞: 中紅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