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新三板掛牌的東莞市達瑞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達瑞電子”)是個“小機靈鬼”,其在計算股份支付費時,采用的市盈率僅為7倍。但在計算擬募集資金時,達瑞電子卻使用了25.99倍的市盈率,如果用這個市盈率計算股份支付費,達瑞電子的業績將會猛跌。
大專以下研發人員不少
達瑞電子在上會稿中表示,公司主要從事消費電子功能性和結構性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相關3C智能裝配自動化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租賃業務。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手機組裝、數碼產品組裝、FPC、OLED屏幕組件等。
達瑞電子這番“高大上”的自我介紹似乎與創業板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的定位吻合,但IPO日報注意到,達瑞電子似乎越來越“鐘愛”大專學歷以下的研發人員。
達瑞電子2019年年末研發人員共有228人,而且,公司本科以上學歷員工147人,本科以上員工并不全是研發人員,其中包含監事兼資深人事專員朱琴、財務總監張真紅等其他崗位的員工。這意味著,達瑞電子2019年年末大專以下的研發人員至少占35.53%。
在此背景下,達瑞電子2020年6月30日的研發人員雖然增至302人,增加了74人,但公司本科以上學歷僅增加9人。這意味著,如果其他崗位本科以上員工沒有大規模離職的情況下,達瑞電子新招的研發人員大多數均為大專以下。至此,達瑞電子2020年6月30日大專以下的研發人員至少占48.34%。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知識產權局顯示,達瑞電子擁有發明專利的申請日期均在2016年以前。達瑞電子2017年申請的4項發明專利中,有3個已經失敗,剩下一個還在審核中。達瑞電子2018年以后申請的發明專利則全部還在審核中。
從數據來看,除去2016年缺失數據外,達瑞電子2014年和2015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659.37萬元和2130.2萬元,研發投入占比為16.72%和13.11%。而達瑞電子2017年和2018年的研發費用只有2190.07萬元和2613.84萬元,還不如2014年。
從占比來看,達瑞電子研發費用不增反降,營收增長,所以研發投入占比顯著減少,2017年至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的研發投入占比最高也只有5.98%。
換言之,公司2017年后的幾年如果保持此前的研發投入占比,其每年凈利潤將可能再減2000多萬元。
另外,IPO日報初步統計,除2017年數據缺失外,達瑞電子2018年至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的研發投入占比,均低于上會稿列舉的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值。這些同行業可比公司分別是飛榮達、恒銘達、智動力、安潔科技、領益智造。
估值和凈利潤哪個“虛”?
雖然達瑞電子的研發投入占比不如同行業可比公司,但毛利率卻高不少。
達瑞電子2017年至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分別為41.77%、44.02%、47.97%、44.5%,而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別為29.13%、30.12%、30.57%、26.67%。
在此背景下,達瑞電子同期營業收入分別為3.66億元、6.07億元、8.67億元、3.74億元(半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53億元、1.4億元、2.27億元、0.88億元(半年)。
需要指出的是,達瑞電子的歸母凈利潤受到股份支付費的影響,2017年至2019年的金額分別為1436.59萬元、1024.63萬元、2402.82萬元。股份支付費為股份的公允價格減去交易價格,當交易價格固定時,公允價格越高則股份支付費也越高。
達瑞電子除2018年計算股份支付費時采用外部投資者的進入價格外,2017年和2019年均采用7倍市盈率計算公允價值。
而此次創業板,達瑞電子募投項目總投資額為14.87億元,擬投入募集資金14.69億元。為此,達瑞電子發行不超過1305.37萬股新股,占發行后的25%。
達瑞電子達到這個目標的估值為58.78億元,以2019年歸母凈利潤計算,其市盈率應達到25.99倍。
如果,達瑞電子采用這個市盈率(25.99倍)計算股份支付費,則股份支付費將會猛增。其中,達瑞電子2019年股份支付費將會增加8629.29萬元,其2019年歸母凈利潤將猛降。
如果,達瑞電子原先采用的7倍市盈率比較合理,那么此次IPO的募資額應該“縮水”10.72億元,“縮水”比例為72.96%;整體估值縮水73.07%。
究竟是公司對上市后的預計估值過高,還是近三年計算股份支付費時的估值過低?IPO日報向達瑞電子發去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鄒煦晨)
關鍵詞: 達瑞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