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產管理行業強者恒強的趨勢下,部分中小公募基金公司想要實現突圍的第一步便是引進人才。近日,新華基金就連發多位高管變更公告,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債券女王”翟晨曦出任公司聯席董事長。
據悉,新華基金成立于2004年,但到今年二季度末的管理規模僅為316.03億元,位居行業第73名,發展速度之緩慢可見一斑。翟晨曦此前在新華基金策略會上曾表示:“公募基金如果想成為頭部,想要在規模上進入行業前列,固收表現需要非常好。”這似乎也預示著與更依賴個人投資能力的權益產品相比,新華基金或將發力點放在固收產品上。但截至9月24日,公司年內出現虧損的六只基金全都是債券型基金,如此看來,公司在固收產品上的投資能力也確實需要加強。
新華基金迎多位高管大咖翟晨曦任聯席董事長
9月16日,新華基金發布《新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基金行業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公告顯示,劉征宇、申峰旗新任新華基金副總經理,任職日期均為9月14日。
資料顯示,劉征宇曾在浙江物資貿易中心、浙江機械投資、光大期貨有限公司、海通期貨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歐洲期貨交易所香港代表處、東方證券資產管理、安信基金、安信乾盛財富管理(深圳)等公司任職。
申峰旗曾在巴克萊資本、花旗集團、卡爾森資本、嘉實基金、中信保誠人壽保險、長城財富保險資產管理任職。
而在9月18日,公司再發布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稱,聘任公司董事翟晨曦為公司聯席董事長。公告稱,上述事項已按有關規定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重慶監管局備案。
據悉,翟晨曦現任天風證券副總裁兼公司執委會副主任、天風國際董事局主席,兼任恒泰證券聯席總裁、新華基金聯席董事長。
翟晨曦2003年畢業于中南大學商學院金融學專業,于2004年4月至2007年3月,先后擔任國家開發銀行投資業務局及評審三局項目經理;2007年3月至2014年4月,先后擔任國家開發銀行資金交易部交易員、副處長及處長,后來進入天風證券。
2019年,天風證券收購恒泰證券7.81億內資股,收購完后持有恒泰證券29.99%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間接控股新華基金。
根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在公募基金行業中,采用“聯席董事長”架構的公司并不多見,目前僅有前海開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翟晨曦在天風證券的主攻方向是固定收益領域,在債券市場,翟晨曦頗有名氣,甚至一度被市場稱為“債券女王”。
新華基金則成立于2004年12月9日,主要股東有恒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占比58.62%、新華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占比35.31%、杭州永原網絡科技公司占6.07%。盡管成立時間已經長達15年,但其資產管理規模在鼎盛時期也僅為440億元,而截至到今年二季度末,其規模已經縮水到316.03億元。
近年來,新華基金高管團隊頗為震蕩。今年6月,新華基金發布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崔建波和晏益民因個人原因離任新華基金副總經理一職。離任日期為6月5日,未轉任公司其他工作崗位。
崔建波是在新華基金王衛東時代之后的權益基金產品頂梁柱,離職前為公司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但如今卻加盟方正富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為其首席投資官。如今,劉征宇、申峰旗的上任或許是填補了崔建波和晏益民的空位。
旗下多只基金存清盤危機年內虧損皆為債基
隨著新華基金資產規模的縮水,公司旗下也出現了多只迷你基金,截至二季度末,新華基金公司旗下45只基金中,資產規模合計低于5000萬元的基金共有7只。
規模最小的是新華雙利債券,其A/C份額上半年規模合計僅為0.0378億元。該基金的二季報顯示,報告期該基金從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連續一百一十七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五千萬元。
新華鑫回報(001682)、新華鑫利靈活配置混合(519165)、新華靈活主題混合(519099)的規模緊隨新華雙利債券之后,而且這三只全都是混合基金,這似乎也說明公司權益產品已經被市場拋棄。截至二季度末,這三只混合型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分別為0.1228億元、0.1365億元、0.1834億元。
新華鑫回報二季報顯示,報告期該基金從2020年3月13日至2020年6月30日連續七十二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五千萬元。
新華鑫利靈活配置顯示,報告期1月2日至6月30日連續117個工作日資產凈值不足5000萬,報告期該基金未出現連續二十個工作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二百人的情況。
新華鑫利靈活配置的年內凈值收益率僅有2.39%,是上述三只混基中最少的。基金經理王濱歷任中國工商銀行總行固定收益投資經理、中國民生銀行投資經理、民生加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2016年6月加入新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現任固定收益與平衡投資部副總監,以及多只基金的基金經理。值得注意的是,在其管理的基金中僅有這一只是權益基金,其余都是債券型基金。
其實在2015年之前,新華基金的權益投資在王衛東、崔建波、曹名長和周永勝等人的管理下一直業績輝煌。但隨著四人近年來相繼離開,新華基金的權益規模逐漸萎縮。截至2020年2季度末,其權益基金規模不足百億。盡管此后固收產品就被新華基金所倚重,但從今年內的旗下基金業績表現看,截至9月24日,6只虧損的基金全都是債券型基金,包括新華鼎利債券C、新華鼎利債券A、新華雙利債C、新華雙利債A、新華增怡C、新華增怡A,跌幅分別為4.14%、3.90%、3.23%、2.85%、1.78%、1.49%。
以新華鼎利債券為例,其中報顯示資產占比靠前的是政策性金融債,有30.62%、可轉債有22.94%、企業短期融資券有22.63%。無論是一季度還是二季度,亦或是7月以來,該基金的表現均為階段性虧損。而兩位基金經理于澤雨和馬英的管理經驗分別是7年和5年,如此經驗豐富的老將卻獲得這樣的業績不禁讓人驚訝。(記者 康博 李榮)
關鍵詞: 新華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