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軍的理解是:“這其實是過去幾年控房價、降杠桿、啟動內需、實現雙循環的一系列宏觀政策的落實和清晰化、可操作化,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
一份尚未正式出臺執行的文件,成為過去半個月里地產行業討論關注的焦點。
地產圈內人士稱其為“三道四檔”,即監管部門設置了“三道紅線”,將房企分為“紅橙黃綠”四檔,由此來對房企融資作出調控。
據媒體報道,8月20日,住建部和央行在北京召集了有12家房企參與的座談會,會議內容涉及“三道四檔”。
根據相關部委網站8月23日發布的信息,會議“為進一步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形成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
近日,3家與會房企的相關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確認了“三道四檔”的存在,據透露,“在會議開會當天作為材料讓各家討論征求意見,會議結束后資料就上交”。眼下,當中有參會房企還將要向上遞交反饋意見。
盡管截至發稿,監管的“靴子”尚未明確落地,但地產開發商已經感覺到變化的來臨。
8月28日,龍湖集團董事長吳亞軍在內部發信稱,盡管龍湖忝列“綠檔”,仍應“朝乾夕惕”。
吳亞軍的理解是:“這其實是過去幾年控房價、降杠桿、啟動內需、實現雙循環的一系列宏觀政策的落實和清晰化、可操作化,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
“紅橙黃綠”四檔劃分
按照地產行業人士的話,在歷年來房地產資金管控層面,監管部門從未如此細致地劃定具體臨界線。
據媒體報道,這“三道紅線”是指: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大于70%,凈負債率大于100%,現金短債比小于1倍。
監管層根據房企越線的數量,將其分為“紅橙黃綠”四檔,并決定有息負債年增速的上限。
其中,沒有越線為綠色檔房企,上限為15%;一個指標、兩個指標越線,則會被分別歸為黃色檔和橙色檔,上限為10%和5%;三個指標均越線的紅檔,則不能新增有息負債。
踩線的房企不在少數。
根據Wind2019年年報數據,308家上市房企中,紅色檔房企、橙色檔房企、黃色檔房企各有56家、56家和108家,總計占7成;處在綠檔的房企為96家,占3成。綠色檔房企多為央企、國企以及負債情況較好的民企。
8月20日參會的12家房企各處在不同顏色的檔位。
在該人士看來,此次的監管政策是對過往地產調控思路的延續,金融監管部門本就對房地產持警惕態度,以防止房地產泡沫出現,成為威脅金融安全的“灰犀牛”。
“只不過這一次,監管用有息負債劃出了指標,設定了臨界值。”上述參會人士稱。
為了提振疫情之后的經濟發展,從年初至今的寬松貨幣政策,讓市場對放松地產宏觀調控有所預期。
8月30日,在另一位參會人士看來,在此時重申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是一種表態,顯示了監管部門的決心。
降杠桿時代來臨
目前各種消息顯示,“三道四檔”確定了各家房企負債總量。換而言之,負債指標健康的房企,可以增加的規模會大,反之則亦然。
近日,華創證券固收團隊認為,若實施“三道四檔”,未來房企需要提高存貨周轉率,擴大預收款規模,以降低剔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
“統計中發現,剔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指標未達標的房企居多,因此新政落地后,提高存貨周轉速度、擴大銷售或將是多數房企的選擇。”該團隊在報告中稱。
此外,該團隊還提示,房企銷售回款周期或將縮短,以保證經營性現金流的充沛;“短借長還”的行為或將減少,房企的負債結構有望改善。
近日,多位房企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在他們看來,監管是鼓勵房企回歸經營、避免激進擴張。
在此約束下,房企若想維持融資端的擴張速度,則需要同步提高銷售及回款的速度,保證經營性現金流充沛,而非長期依靠“借新還舊”維持資金周轉。
這或許也意味著,房企正在向過往高杠桿高周轉高負債模式告別。
從目前各家在業績會上的回應來看,基本對“三道四檔”積極樂觀,且表示已主動降杠桿、減負債。
8月26日,融創董事長孫宏斌用“很從容”來回應此事。
他表示,公司早就開始調結構降杠桿降負債。
萬科總裁、首席執行官祝九勝也表示,萬科有能力有信心適應變化。他稱:“萬科保持現金為王。”
不少中小房企管理層也認為公司自身可以適應。
弘陽地產首席財務官申廣平在8月27日業績會上就表示,公司目前滿足三道紅線規定,也會繼續堅持在有財務約束下的規模利潤和杠桿的平衡增長。
在孫宏斌看來,按照規定,即使是綠檔的房企負債增速也不超過15%,這基本鎖定了房企的增速。
“三道四檔”實施后,規?;姆科筇貏e是前十強房企的排位基本會固化,“沒有足夠規模的房企,基本不可能像此前一樣實現鯉魚跳龍門。”孫宏斌認為。
旭輝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則認為,優秀的企業會實施均衡發展的戰略,財務穩健以及堅持長期主義的企業會受益于這種政策;對于依靠高財務杠桿以及盈利能力弱的企業,“三道四檔”的影響可能會稍大一點。
警惕表外融資
盡管多家房企表示,并不擔憂融資監管的加強,但多位市場人士則認為,“三道四檔”實施細則需要更加細化。
“比如處在紅色檔的房企,一旦無法繼續獲得增量信貸資金,房企的資金鏈不排除會斷裂。”8月31日,一位大型國有銀行信貸部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這樣說道。
該人士同時也表示,應該警惕房企為了降負債會使表外融資大量增加的可能性。
近日,標普信評也指出,“三道四檔”將有效控制行業表內財務杠桿,但房企仍有可能通過表外負債方式獲得外部資金。
過往時間里,不少房地產開發企業通過收并購、合作等方式展開業務。體現在報表中,是長期股權投資在總資產中占比量的提升。
此外,采用合作開發模式的大部分重要信息并未公開披露,因此有可能加大市場評估開發企業真實信用指標的難度。
“為了降負債,現階段房企對債務進行存量管理,但今后會傾向于借助擴大少數股東權益規模來降低凈負債率,一旦聯營、合營的事件增多,明股實債的風險也可能上升。”上述信貸部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記者 楊靜)
關鍵詞: 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