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百合醫療申報創業板上市被否,于2020年6月24日轉道科創板提交上市申請,目前審核狀態為已問詢。
招股書顯示,百合醫療主營業務為輸液管理、血液凈化和護創敷料等領域的一次性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7年-2019年報告期內,公司產品多次被國家藥監局飛檢通報質量控制問題,同時中國網財經記者發現公司存貨等財務數據存在疑點。
產品質量控制問題頻出
百合醫療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內公司及子公司接受國家食藥監局飛行檢查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產品質量控制問題。中國網財經記者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查詢到《關于廣東百合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停產整改的通告(2018年第99號)》內容顯示:“該企業上述行為不符合《規范》相關規定,生產質量管理體系存在嚴重缺陷。同時責成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該企業評估產品安全風險,對有可能導致安全隱患的,應按照《醫療器械召回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9號)的規定,召回相關產品”。
對于停產整改的通告,百合醫療向中國網財經記者回應稱:“百合醫療及子公司博新生物經國家飛行檢查后發現的缺陷主要為一般項缺陷,百合醫療根據整改的要求履行了相應的整改措施并通過了相關主管部門的現場驗收,整改措施得到有效執行。飛行檢查未對發行人生產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實際上公司針對此次飛檢中發現的問題,不但進行了停產整頓還招回了部分質量產品,百合醫療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2019年末,公司存貨跌價準備余額較大,主要系當年受血液灌流器召回事件影響,血液灌流器產品銷售未達預期”。產品質量控制問題實則對生產經營產生了重大影響。
醫療器械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百合醫療在總局組織的飛行檢查中問題頻出,反應了作為一家醫療器械廠商在質量控制方面的不足,而這個短板影響會逐步會在業績指標中表現出來。
存貨水平高于行業 庫存商品金額疑存水份
不僅產品質量問題頻出,中國網財經記者梳理行業數據發現,百合醫療存貨占總資產比例明顯高于行業公司,而根據招股書公告產品產量、銷量、產品平均銷售成本計算出的庫存商品金額,與招股書公告存貨中產成品賬面價值相差較大,即存貨中的產成品賬面價值大于計算出的庫存商品金額。
產成品金額是否含有水份?百合醫療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解釋稱:“2019年度,產成品占比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兩面面:一是隨著公司業務規模逐年增長,產品類型不斷拓展,目前百合醫療已涵蓋了靜脈留置針、中心靜脈導管、無針輸液接頭、血液透析導管、血液灌流器及海藻酸鹽敷料等60余種品類,產品類型豐富,產成品余額相應增長;二是因血液灌流產品銷售未達預期,相關存貨余額較上年末有所增加。”
然而,百合醫療對庫存金額與計算金額的差別諱莫如深,未對此進行解釋。
資產新增與購置現金不符
作為一家醫療器械制造企業,百合醫療2019年固定資產增速為34.56%,達到2.36億元,公告擬募集資金8.4億元主要是進行產能擴張,固定資產投入是公司增長的重要動力。但在資產購置的現金投入方面,中國網財經記者根據公司2018、2019年新增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情況,與現金流量表中的“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對比,發現存在較大的差異,即新增資產金額要少于現金采購支出。
對于此問題,百合醫療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報告期內百合醫療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現金支出分別為8,039.29萬元、8,596.32萬元和10,672.70萬元,主要系為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公司不斷加大固定資產等投資。”
同樣,百合醫療末對資產新增與購置現金差別進行解釋。
百合醫療作為我國一次性醫療器械領域中規模較為領先的生產企業之一,在多次飛檢中暴露出質量控制問題,已經對生產經營造成影響,存在較大的經營風險。而針對上述財務數據疑點,公司未有解釋。中國網財經將持續關注。(記者 林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