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月末連續減持兩家A股上市公司之后,大家人壽近期再度“瘦身”。
同仁堂8月5日晚公告,股東大家人壽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417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04%。減持后,大家人壽持有同仁堂公司股票1.64億股,持股比例從14.99%降至11.95%。
根據上交所交易信息,本次轉讓同仁堂的價格為每股27元,套現11.259億元。
就在兩周以前,大家人壽也對兩家A股上市公司進行了減持。
7月23日晚,歐亞集團公告,股東大家人壽持股從14.99%降至9.99%,這次減持集中在7月22日-23日兩日內,通過大宗交易完成,變現約1.5億元;幾乎同期的是,大商股份也公告稱股東大家人壽于7月21日-22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1468.6萬股大商股份,變現約4.2億元,持股比例同樣從14.99%降至9.99%。
由于7月份的兩次減持均發生在銀保監會發布險資權益投資新規不久之后,新規規定保險公司投資單一上市公司股票的股份總數,不得超過該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0%,銀保監會另有規定或經銀保監會批準的除外。由此在業內看來,大家保險減持行動是為了響應新規。
但與前兩次減持表現略有不同的是,此次減持大家人壽并未一步到位,且對同仁堂持股仍然超過10%,更有可能是自去年9月以來減持的延續。
2019年7月11日上午,經歷一年多重組工作的安邦保險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大家保險集團依法受讓安邦人壽、安邦養老和安邦資管股權,并設立大家財險,依法受讓安邦財險的部分保險業務、資產和負債,自此,原安邦系資本市場上持股的主體都變為大家系。
重組安邦后的“大家系”,在資本市場上也開啟“瘦身”。其中比較受關注的兩個大手筆是大家人壽對于中國建筑和萬科A股的減持。
2019年9月19日,大家人壽通過換購ETF基金份額的方式減持1.96億股萬科A股,對應股比1.73%,套現約53億元。換購完成后,大家人壽持有萬科A股4.29%。
對于中國建筑,大家人壽更是從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9個月的時間內也通過ETF換購的方式一再減持,持股比例相繼跌破10%、5%兩條“舉牌線”,累計減持股數25.46億股,套現約140億元。
對于該兩次減持,根據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此前的表述,可解讀為險企通過’瘦身’來化解個別激進公司的現金流風險,這些公司在二級市場持有很多優質資產,且與自身主營業務協同效應不強,可以通過大宗交易進行轉讓,既能減輕資產端壓力,緩解現金流’饑渴’癥狀,又不會造成資本市場劇烈波動。
目前大家人壽持有的重點股票還有哪些?
截止發稿前,據界面新聞統計最新數據,目前大家人壽持股達到5%舉牌線以上的公司尚有7家。包括遠洋集團29.58%股份,金地集團20.43%股份,民生銀行16.79%股份、金融街(6.900, -0.01, -0.14%)14.10%股份、同仁堂11.95%股份、歐亞集團9.99%股份、大商股份9.99%股份。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大家人壽在減持路上一路狂奔的同時,也對個別公司有所加碼。
今年7月,中芯國際正式登陸科創板,其中,大家人壽成為中芯國際29家戰略配售投資者之一,獲配金額4.015億元。(鄒璐徽)
關鍵詞: 大家人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