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短篇電視劇《家道穎穎之等著我》在央視綜合頻道收官。該劇項目組在絕對遵守安全防護措施前提下,迅速組織人員多點聯線,遠程指導演員自拍視頻,在劇集結尾處加入最后一場戲“老兵長孫寫家書奔赴疫區”,向戰“疫”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表達疫情以來,全國人民心中“只要眾志成城,就一定會守得春暖花開”的堅定信念。
與此同時,該劇片尾“寫家書奔赴疫區”片段在微博上引發網友熱烈關注,總播放量超過255萬,點贊超1萬條,相關閱讀量近500萬。網友表示“真的是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英雄”“我以為是雷劇呢,竟然看得我鼻頭一酸”“這個可以安排一下”“鏗鏘有力,致敬”。
日前播出的《家道穎穎之等著我》為該系列第二部,以主角“爺爺”尋親為主線,故事背景跨越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和平年代等重大歷史時期,高度凝練了中國七十余年時代變遷。
在疫情當下,《家道穎穎之等著我》借用爺爺一家的故事告訴觀眾,“戰場”仍舊硝煙彌漫,“敵人”仍舊青面獠牙,幸福的生活依舊得來不易,唯有擔當,唯有戰斗,才是吾輩保家護國之大道。該劇結尾處適應疫情變化進行的改編,以虛實交融的劇情,感染了眾多觀眾,提振了戰“疫”士氣。
此前,該劇的網劇版《我的“光棍”爺爺》、網絡電影版《最可愛的人》,由央視社會與法頻道、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央視網、央視頻聯合推出,其后百度、虎牙、快手、抖音等平臺用直播看劇、快劇、碎片化視頻的方式對該劇進行二次傳播,愛奇藝、優酷接力上線,致敬武漢戰“疫”前線救死扶傷的“逆行者”。
精良的制作和精彩的劇情讓該劇內容矩陣首月全網播放量就高達3億+,轉評贊互動量超280萬次,微博話題閱讀量8500萬+,引爆了用戶的互動熱情。感人肺腑的劇情讓網友們用滾滾彈幕表白:“致敬老兵,不能忘、不敢忘”“好男兒自食其力,站著生”“淚點太密集了這劇受不了”,目前該片還進入優酷戰爭、歷史電影熱度榜前五。
網絡端和大屏端的處處開花絕非偶然。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網并重、先網后臺、移動優先”的戰略布局下,由總臺央視社會與法頻道牽頭的“臺網拼播實驗劇場”《融屏劇陣》,早在2018年就開始力圖通過深度媒體融合試驗,打通電視屏和移動端,利用互聯網平臺,一劇多吃,高效利用劇目制作資源,打造全新的多維度“融屏劇”制播模式。由高度專業的影視團隊進行內容創作,配合不同播放端口有的放矢地打造適合不同受眾的類型產品,同時進行集中化的品牌管理。挖掘出一部好作品的最大傳播潛力,用科學的生產流程為正能量的傳遞保駕護航,是《家道穎穎》系列劇的運作模式。
關鍵詞: 家道穎穎之等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