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齊心戰“疫”,2月1日的一紙通知,讓國內所有的劇組都停下了忙碌的腳步。然而,在這個料峭的季節,數十萬集的滯銷劇卻意外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春天。短短數天,一度被“雪藏”的劇集成了“搶手貨”。
去庫存迎來好時機
2月1日晚間,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制片委員會和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演員委員會對外發布《關于新冠疫情期間停止影視劇拍攝工作的通知》,并要求疫情防控期間,所有影視制片公司、影視劇組及影視演員,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暫停影視劇拍攝工作。新時代證券分析師胡皓表示,劇集停拍、影視城停工,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今年影視劇的產量,現階段已有聲音稱,今年影視劇拍攝數量或減少1/4。
然而,在新劇拍攝滯緩的同時,此前一直難以露頭的滯銷劇似乎迎來了“出頭”的契機。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制片委員會秘書長李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不會擔憂劇荒情況的出現,“即便產量減少,我們還有很多庫存劇,這會給它們帶來新一輪的播出機會”。
某影視公司發行經理王先生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現階段公司已暫停原計劃春節后開拍的新作,并重新對旗下儲備的影視項目進行規劃,全力推動此前已制作完成卻一直未能發行的影視作品的發行,“就在這個春節假期,我們公司已經有兩部電視劇成功售出,但因還處于與播出平臺的敲定合同細節及金額的過程中,具體信息尚不便對外公布”。
與此同時,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近段時間新上線的多部影視劇中,也不乏兩三年前便已殺青的“老劇”。以電視劇《熱血同行》為例,該劇最早于2016年便已立項,并在2017年開拍、2018年殺青,最初曾在2019年初定檔于當年1月底播出,但此后卻又撤檔,直至今年1月20日才正式上線。此外,《絕代雙驕》《大主宰》等當下熱播的影視劇,也均是在2018年殺青,直至近期才播出。
IP+明星仍是首選條件
近年來,盡管國內影視劇產量相對有所下降,但2018年我國備案的電視劇數量仍達到1163部、45731集,此外據《中國電視劇風向標報告2019》顯示,2019年1月-9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的劇目共646部、24597集。除此之外,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新劇上市的數量僅有194部,是十年來的最低水平,而在2019年上半年,生產完成并獲準發行的國產電視劇則為108部。
資深制片人李軾強調:“目前新劇的停拍雖然影響到后續項目的流程,但影視公司內部或多或少均有此前未能實現播出的庫存,面對播出平臺的內容需求以及新劇產量的減少,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庫存作品的銷售。”
“影視劇產量較高,但從播出情況可以發現,真正實現銷售的作品有兩個特點,或是熱度較高的明星出演,或是基于IP改編。”李軾如是說。
據貓眼全網熱度榜顯示,近段時間市場熱度較高的影視劇分別為《大主宰》《下一站是幸福》《愛情公寓5》《三生三世枕上書》《錦衣之下》,以上作品或由擁有一定熱度的明星出演,或具備IP背景,或兩個因素均涵蓋在內,并在現階段屢屢帶起熱門話題。
在業內人士看來,流量明星的出演意味著流量,而IP背景則代表著受眾基礎,在多種娛樂產品均在爭奪注意力的過程中,以上影視作品更容易獲得較高的關注度和市場影響力,且相對于其他既沒有流量明星也沒有IP的影視作品而言,擁有流量明星或IP的作品也能在一定程度降低市場風險,并贏得廣告商的青睞,因此更受平臺或渠道方的認可。
多渠道打通加速項目消化
據鷹眼ins數據監測系統的資料顯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7月,以上三個時間段的殺青劇庫存率分別約為35.96%、55.52%和96.84%,若平均計算,庫存率大約在六成左右。
為了降低庫存,影視公司其實早已行動起來,將相關作品推向市場。華策影視在2019年業績預報中指出,為應對新的市場環境和需求,公司快速調整了市場策略和存量業務,與平臺通力溝通合作、調整播出,加速消化待播項目,優先確保項目排播和現金回籠。
隨著此次新劇停拍,影視公司若能借此機會將滯銷劇銷售并播出,既是降低存貨對自身的束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穩定公司運營,帶來一定收入。且觀察當下觀眾的反饋可以發現,包括《狼殿下》《我在北京等你》在內已殺青卻尚未播出的劇集,已令不少觀眾呼吁盡快定檔播出。
影視傳媒行業分析師曾榮表示,此時滯銷劇在嘗試發行銷售時也需要靈活多變,不要將自身限制于某一平臺或渠道,而是需要開拓市場,雖然現階段滯銷劇能獲得較過去更多的銷售機會,但市場并非是對所有滯銷劇照單全收。無論是觀眾還是平臺,都對內容有較高的要求與標準,即使是新作制作滯緩,制作質量不高的老作品也仍無法得到市場的認可,同時近年來人們的生活以及社會發展變化較大,一些已脫離當下生活的滯銷劇也難以重新獲得市場。
關鍵詞: 劇組全面停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