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下午,北京市文聯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大型原創文藝演出《四季永定河》在北京市門頭溝區影劇院精彩上演。
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是北京市委市政府重點建設的三個文化帶。三個文化帶的規劃建設、保護發展,對北京實現中央確定的城市戰略定位,特別是建設全國文化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有著全面、系統并且是決定性的支撐作用。為配合三大文化帶建設,北京市文聯在去年圓滿完成大運河文化帶文藝演出的基礎上,今年再次推出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大型原創文藝演出《四季永定河》,展示和豐富北京文化的歷史源流。
據介紹,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大型原創文藝演出集合了眾多文藝界資深創作人士,除著名導演王英民擔綱總導演外,著名作曲家甘霖、朱廉潔,著名詞作家康健春,著名舞蹈編導馬骉,著名策劃人耿國彪等傾力加盟。該創作團隊多次深入西山永定河沿線采風,從源頭地區的桑干河到官廳水庫,再到北京三家店、盧溝橋等地,永定河兩岸古老的文化、豐富多姿的民俗風情和絢麗多彩的沿岸風光深深地吸引了大家。經過2個多月的創作和打磨,最終拿出了一臺大型音舞詩畫原創節目。
整臺演出充滿了靈動的詩意氛圍,不管是大型舞蹈《水》、女子群舞《春暖花開》、男子群舞《冰與火》,還是主題歌《親親的永定河》、《傾聽一座城》、《春回大地》、《和風東來》、《永定河畔》、《一脈永定》、《我愛永定河我愛北京城》、《西山古道》、《妙峰山》都從不同側面展現了永定河的美好與北京人對家鄉的熱愛。非遺展演《盛世金秋》和鼓舞《鼓動京西》立足民間文化,進行現代編排,使古老的非遺文化踩上了現代的節拍。
本次演出的總導演王英民介紹,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是植根北京大地的歷史傳承,千百年來像一條長河記錄著北京城從建城至今的歷史沿革。我們展現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就是展現北京的歷史,就是以文藝的形式打開西山永定河的歷史畫卷。永定河四季的變遷、歷史的傳承和美好的未來,是支撐演出的策劃理念。
據了解,《四季永定河》分為春夏秋冬四個篇章:《春》展示的是春回大地,百花盛開,一派盎然生機;走在永定河的春天里,醉人的春風讓人神清氣爽,那份來自歲月的怡然,帶給北京花開的燦爛和向上的激情;每一個北京人都敞開心扉,從春天出發,用智慧和汗水實現自己的夢想。《夏》展示的是盛夏的北京萬物蔥蘢,永定河兩岸的一草一木吹響了集結的號角;永定河滋潤下的北京人民,懷著對大地的感恩之心耕讀勞作,以不懈地努力創造著美好幸福的生活。《秋》展示的是秋天的北京五彩斑斕,是北京最美好的季節,也是北京人最快樂的時節;今天的北京正在國際化大都市的路上孕育自己的英雄。《冬》展示的是冬天的北京冰雪里孕育著希望,寒冷中迸發著激情,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古老文明浴火重生的渴望,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建設世界城市的跑道已經鋪就,冬季奧運的請柬已經發出,我們今天的北京人滿含中國自信的微笑向全球敞開豪邁的胸懷。
西山永定河文化帶蘊含著最為多元的文化元素,覆蓋了從史前至當代漫長的歷史時期,文化遺產和風景名勝區眾多,被稱為北京的文明之源、歷史之根、文化之魂。在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中,永定河是一個標志性的文化符號。作為北京的“母親河”,永定河發源于山西,從河北懷來縣官廳進入北京大西山,奔騰百余公里,從門頭溝三家店出山,并形成了北京小平原。而永定河作為北京的母親河,她不僅孕育了六朝古都,也滋潤了兩岸人民。在永定河千萬年的流淌中,形成了一條北京人的生活之脈、文化之脈。
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大型原創文藝演出《四季永定河》由北京市文聯、中共北京市門頭溝區委宣傳部聯合主辦,北京市門頭溝區文旅局、北京歌舞劇院有限公司承辦。北京市文聯、中共北京市門頭溝區委相關領導及各界群眾近千人觀看了演出。
關鍵詞: 四季永定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