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在上海首演。六十年來,琴弦上這只中西合璧的“蝴蝶”舞動翩躚,在世界各地盛演不衰。如今,歷時兩年醞釀打磨,由俞麗拿小提琴藝術基金和中國一汽紅旗品牌聯合出品,雷佳、廖昌永、王亞彬、王志飛、徐俊、金培達、蕭麗河等眾多名家大咖共同參與創作演出的音樂劇場《真愛·梁祝》將于2019年年底登上舞臺。
作為京滬兩地聯袂創作演出的重磅原創舞臺作品,《真愛·梁祝》不僅將為中國文化符號增添新的舞臺演繹方式,亦為中國藝壇經典的傳承創新勇探新路。從國家“文物保護杰出貢獻者”樊錦詩與丈夫彭金章的遠距離守望,到一代文豪巴金與妻子蕭珊生死相依的脈脈深情;從大愛無疆、締結漢藏情緣的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到真愛不渝、化蝶翩躚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真愛·梁祝》以多角度的敘事、多樣化的藝術呈現,解讀中華民族靈魂深處最柔情、最溫暖、最犧牲、最奉獻的“真愛密碼”,藝術感染力強烈,唯美之外更震撼人心。
《真愛·梁祝》的首輪演出共五場,將分別于11月17日及18日獻演于全新落成的上海上音歌劇院;11月25及26日獻演于寧波文化廣場保利劇院;12月24日獻演于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同時,《真愛·梁祝》入選2019年度上海市文化發展基金會資助項目,并入選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展演劇目。
據介紹,音樂劇場《真愛·梁祝》將以“梁祝”為線索,采用四種舞臺表現形式,逐步將“真愛中國”傳奇推向從高潮。在黃沙大漠中,樊錦詩對千年敦煌“一見鐘情”,從而與生活中的愛侶彭金章經歷兩地分居數十年的漫長別離,直到死亡來臨后又帶著愛人的相片回歸離故鄉上海千里之外的敦煌小屋;巴金為蕭珊放棄了“不婚主義”的立場,兩人在漫長的時代風雨中彼此依靠、心心相印,直到蕭珊病逝后巴金將愛人的骨灰安放在床頭永不分離;文成公主為國家利益出塞遠嫁,卻與松贊干布同心同德締結了流芳后世的婚姻,以大愛情懷澤被天下眾生,兩人相親相愛的繪像在敦煌石窟中被定格為永恒……
導演徐俊認為,在這些不同時期的真愛故事里,有著生死不渝的愛戀,有著慷慨一生的抉擇,有著家國情懷的加持,有著時代命運的洪流。它們在更寬廣的時空中展開關于中國人真愛故事的探尋,“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一念一生’、‘生死不渝’的真愛情懷在國人心中永遠珍貴。”
跳出《梁祝》的音樂劇場,最終仍回歸《梁祝》。在音樂劇場《真愛·梁祝》的終章部分,俞麗拿的高徒王之炅將與中國愛樂樂團的音樂家們一起奏響最為經典的《梁祝》旋律。而“封琴”十年的俞麗拿也將重登舞臺,與歌唱家雷佳聯袂演繹經典歌曲《化蝶》,讓這一段段生死不渝、大愛無疆的真愛情愫化為最扣人心弦的樂音,回蕩于每一位觀眾心中。
值得一提的是,此番《真愛·梁祝》的首演劇場為剛剛落成啟用的上音歌劇院,而六十年前,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也正是在上海音樂學院這座中國音樂“搖籃”之中初試啼聲、驚艷世界。
“《梁祝》已經成為中國式愛情的代名詞,而怎樣的愛才能代表中國人的隱忍和大義?我們希望這部作品歌頌的中國之愛,既有生死相依的不離不棄,也有茍利國家生死以的家國合一……”導演徐俊表示,這部力圖融匯古今、歌頌大愛大美、凝聚中華民族強烈情感力量的原創舞臺作品,是奉獻給當下這個偉大時代、獻禮偉大祖國的一封真愛“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