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
《中國機長》
《攀登者》
今年的電影市場毫無懸念地誕生了“史上最強國慶檔”,2019國慶檔(10月1日-7日)累計票房突破43.84億元,同比去年的19.08億元,增幅達到130%。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今年的國慶檔僅用四天時間就打破了此前國慶檔最高紀錄,提前一天突破全年電影市場累計票房500億大關。
開門紅
國慶檔首日票房近8億
“最強檔期”自然擁有一個開門紅。2019國慶檔的首日票房即達7.96億元,創下春節檔后最高單日票房紀錄,此后票房更是一路高歌,7天票房的日均值是去年兩倍。
今年國慶檔累計超過1.16億次觀影,不僅創下國慶檔歷史新高,還超越了2017年及此前歷年春節檔的總人次。上座率超過今年春節檔的35.5%,達到39.4%。不僅如此,三部主旋律大片口碑和票房的雙雙走高,使得今年打破以往國慶檔一片獨大的格局,接近貢獻兩部票房20億+的電影。
截至10月7日,《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分別取得了22億、19億、8億票房,三部影片合計對國慶檔總票房的貢獻率超過了九成;同時,三部影片在淘票票上分別獲得了9.5、9.3、9.1的高分評價。
三部影片中,《我和我的祖國》以超高的話題熱度一路領跑,而《中國機長》則憑借扎實的類型化敘事,在10月5、6、7日三天連續奪得單日票房冠軍,在國慶檔后半程呈現出逆襲之勢。
數據顯示,由于國慶檔三部電影的合家歡屬性,00后和70后成了本次國慶檔用戶增長的新力量;同時,電影所展現出的愛國情懷,讓三四線城市的票房也得到顯著提升。2019國慶檔新購票用戶,較2018年增幅達23%。
大情懷
主旋律類型片得到認同
此次“最強國慶檔”集中產出了多個頭部作品,而市場也充分展現出對主旋律類型片的認同,以及對“小人物、真英雄、大情懷、正能量”的優質內容的需求。
燈塔研究院負責人牧晨表示,一方面,國慶期間場均人次達到45人,與今年春節檔場均人次一致,表明觀眾對于主旋律電影有很高的需求;此外,三部主旋律影片及一部動畫片的購票觀眾映后評分都在9分以上,也代表了內容高質量的供給。
據中國電影2019年觀眾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國慶檔檔期滿意度88.6分,創造了此項調查最高分。此前,保持最高紀錄的是2017年暑期檔(85.7分)。其中,《我和我的祖國》濃縮了70年來的七個重大歷史瞬間,展現了每一個個體和國家命運的情感聯系,得到了觀眾的高度贊譽,觀眾滿意度91.0分,刷新了此前《戰狼2》89.2分的單片滿意度紀錄。《中國機長》根據四川航空真實事件改編,也獲得了觀眾較高的評價,觀眾滿意度87.1分,居歷史調查第6位。《攀登者》講述了中國登山隊1960年和1975年登頂珠穆朗瑪峰的驚險故事,影片滿意度85.4分,居歷史調查第12位。
《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三部影片貼近主流觀眾審美,將主流價值觀、藝術理念和市場意識融合在一起。影片在制作上選用的都是商業片導演,而影片的故事層面,都是在圍繞著一個個小人物展開敘事,在展現歷史的進程中,呈現出不凡的品格。
《我和我的祖國》在158分鐘內,講述7個小人物的故事,7位導演一同合作,但實際上也是暗中比拼,影片讓人熱血沸騰或落淚的地方很多,最受贊譽的是管虎導演的《前夜》、張一白導演的《相遇》和寧浩導演的《北京你好》。
《北京你好》中的葛優把北京的哥演活了。《前夜》中的黃渤則是沉穩老道,演啥像啥。戲癡張譯與任素汐在《相遇》中演繹了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十分催淚。
短片其實并不好拍,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把人物立起來,又要勾勒出情節起伏與懸念,手法又不能老套,幾位導演都盡力了。不同風格展現在一部電影中,加上王菲的主題曲助陣,因此能從預售到上映,始終保持強勁勢頭。
運作佳
遵循商業電影模式
而從營銷宣發等環節來看,三部影片也都在遵循著商業電影的運作模式。華夏電影、博納影業和阿里影業是《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三部影片主要出品方。博納影業和阿里影業于今年聯手打造出多部成績不俗的主旋律電影,其中暑期檔的《烈火英雄》取得了17億的票房成績,奪得暑期檔亞軍。此次雙方再度合作推出的《中國機長》同樣表現不俗,再一次發揮出主旋律影片的市場和社會價值。
對于《我和我的祖國》,阿里影業運用了整合營銷的方式為影片影響力進行了廣泛觸達,啟用“萬店齊發”聯動4億+曝光資源,實現了2000萬+的品牌粉絲覆蓋;對于《中國機長》的宣發,實施了“秒級監測”、“日級推送”,并運用渠道投放工具,在線上線下立體覆蓋影片的核心觀眾,高頻觸達人次達到1.7億+。
由于影片的內容給力,影片在營銷階段的信息傳遞才更加有效。比如,《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歌曲貫穿了整體的宣傳物料,其電影的儀式感最強,帶起舉國歡騰的氛圍,情感的共鳴打動了更多外圍人群。
業內人士認為,在國慶長假后,三部主旋律大片還將在10月繼續貢獻可觀的票房,將這個國慶檔濃烈的家國情懷延續下去。
關鍵詞: 國慶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