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嘲笑“微博數據很差”的周杰倫,最近在這個平臺風光了一把。據澎湃新聞報道,在2019年的第29周,周杰倫在“微博明星超話榜”上排名超越流量偶像蔡徐坤,以1億影響力躍居榜首。而之前蔡徐坤蟬聯這個榜首達64周。隨后蔡徐坤粉絲團表示他們將退出各項數據榜單的競爭,把重心放在關注藝人的作品和舞臺。
這與其說是新老藝人的對戰游戲,不如說是一場大型網絡行為藝術。和完全靠粉絲長期地、有組織地打榜不同,周杰倫這次登頂純屬“意外事故”,有其粉絲的大力推動,更有無數吃瓜網友基于對流量小鮮肉的反感,而充當義勇軍。所以這注定是不可持續的,只要蔡徐坤的粉絲愿意,下周一定就可以輕松奪回冠軍寶座。而他們現在宣布放棄可以說是很聰明的做法,因為經此一役,世人都更清楚地看到了這種數據的虛妄。
周杰倫這一周榜單排位突然超過了蔡徐坤,能說明周杰倫能力或者影響力突然變高了嗎?顯然這個問題有些荒謬。此類和明星能力毫無關系的榜單,只要誰愿意,誰舍得花錢,就可以把任何一個人送上冠軍的寶座。此前就有多家媒體報道過,各類刷榜背后早已形成規模龐大的灰色江湖,一個小號多少錢,刷1000影響力收費多少,都是明碼標價的買賣。有一定粉絲基數,這些粉絲被調動起來,人海戰術加舍得砸錢,就可以刷爆他們想刷的榜單。
這些真真假假的數據,在一些老牌明星藝人和他們的粉絲看來,可能是很無聊荒謬的,可是當這些榜單長期在各網絡平臺盤踞,事實上也會對整個演藝市場造成干擾。因為明星藝人的影響力,本就沒有絕對客觀的標準,有可見的數據總比沒有可見的數據有說服力。而且盡管這些數據夾雜水分,但新世代流量偶像背后,都有組織嚴密的粉絲團,他們能夠對藝人的作品起到重要宣傳推廣作用,能夠在網絡世界鬧出動靜。從這個角度來說,數據雖然有假,但運作數據的粉絲戰斗力是真,這些會影響劇組、電視臺等選人用人,換言之,會影響整個演藝圈的游戲規則。
過去很多人習慣于批判流量小鮮肉數據之下名實不符,嘲笑他們雖然占據各種榜單,可是卻拿不出什么有說服力的作品。可這種高高在上,對認識和糾偏刷榜行為并無幫助。這次給周杰倫刷榜的行為藝術,比較值得一說的意義就在于,放下舊有的清高姿態,打破次元隔膜,真正進入刷榜的世界。這樣更多人就會發現,老牌偶像和新生代偶像的不同背后,也是兩個時代的游戲規則不同。
以刷榜來說,有組織、有戰斗力的粉絲團深度介入了明星偶像的成長發展過程,這已經成為不以人喜好為轉移的游戲規則。我們可以說蔡徐坤不如周杰倫作品有影響力,但能不能說蔡徐坤比同時代的年輕人更差呢?提這個問題的意義在于,同時代的年輕人要在演藝市場競爭,顯然就必須按新的游戲規則玩,沒有粉絲團刷榜,可能根本就走不出來。
所以無論我們喜歡不喜歡、接受不接受,在這個數據的時代,我們都很難徹底否定各類榜單,也很難把明星藝人的能力、影響力和數據做切割,能夠努力的方向,也許寄望于有平臺能做出有公信力的榜單,能拿出最大可能擠掉水分的榜單,讓榜單排名和明星說服力盡可能靠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