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國劇協小戲小品創作基地交流演出研討會暨“戲劇志愿者西部行”活動9日—10日在西北師范大學舉行,來自上海、常平、張家港、深圳國內四大創作基地的《手機病之2·奶奶的生日》《生死不明》《失敗沒有百分百》《年會》等“兩小”佳作接連亮相,以短小精悍的表現形式,傳遞著鼓舞人心的正能量及直善良的價值觀。
小戲小品,是文藝百花園中的輕騎兵,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因人物少、事件小,卻小中見大、意趣盎然,多年來深受觀眾朋友的喜愛。2006年,中國劇協為推動全國小戲小品的創作質量,先后在江蘇省張家港市、上海市虹口區、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東莞市常平鎮建立了四個創作基地,幷于2014年起每年在各個基地輪流舉辦“中國劇協小戲小品創作基地交流研討會”(既“小交會”)活動,以小戲小品成果展示、交流、學習、研討的形式達到共同提高、共同發展的目的。
“今年的‘小交會’我們來到了蘭州,旨在要通過文藝志愿服務的方式把各個基地用心用情創作出的優秀作品展現給西部地區的民眾及廣大師生。”中國文聯戲劇藝術中心主任鄧秋軍認為,活動通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了立德樹人、以文化人。同時,高質量的文化“供給”,增強了民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鄧秋軍希望,此次交流展演活動,可以助推蘭州小戲小品的健康發展,為蘭州的文化事業和精神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演出中,來自蘭州本土的小品《局》《打喜鵲》《奔跑的孩子》,小曲劇《接娘》等作品與國內一流水準的“兩小”佳作同臺獻藝。小品《打喜鵲》導演、蘭州市兒童藝術劇團副團長周芳說:“各基地選送的作品不僅內容精彩、貼近生活,還擁有鮮明的正能量主題,這令我們這些戲劇工作者眼前一亮,更讓我們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是一次極佳的學習、交流、展示機會。”
周芳還希望,創作基地的藝術家門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更加真切、深刻地感受蘭州豐厚的文化積淀,進而創作出更多宣傳蘭州的精品力作,讓她的家鄉能伴隨著小戲小品創作的繁榮昌盛享譽全國。
小品《局》的扮演者常江坦言,他從參加活動的導演、編劇、演員身上,學到了很多。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表演塑造出更多飽含正能量的鮮活人物,引導更多人在享受藝術的同時,樹立起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和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