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也門撤僑”真實故事改編的軍事題材電影《紅海行動》,成為今年春節檔的一個爆款,截至昨晚票房已超19億元,至今仍排在單日票房榜首,且勢頭不減,在豆瓣上的評分也達到了8.5分。
【創意】
起源于3年前 真實第一
電影《紅海行動》總策劃周振天在中國軍網做直播訪談時介紹,2015年6月到7月,海軍首長下決心圍繞撤僑這一題材創作一個電影劇本,當年指揮也門撤僑的總顧問就是今天的海政副主任夏平。
為了真實再現,主創團隊首先開展調查,采訪很多經歷撤僑的官兵,尤其是夏平將軍,“因為他親自經歷了整個過程,跟我們講了很多,包括看了一些圖片、視頻,并講述了外交和軍事上一些必須要遵守的規則。”
接著,他們又去采訪了臨沂艦的官兵和蛟龍突擊隊的隊員。《紅海行動》編劇馮驥介紹,2011年歲末拍攝《火藍刀鋒》的時候,他們曾經在蛟龍突擊隊拍攝過,跟官兵很熟悉。鑒于這次撤僑行動中又有蛟龍突擊隊的身影,主創團隊經過商議,初步確立了“以蛟龍突擊隊的隊員們為主線塑造一組士兵的群像,反映他們在異國為保護我國人民生命安全而浴血奮戰的壯舉。”
很多觀眾看完《紅海行動》之后也有疑問:大過年的,戰爭場面是不是太過血腥了、殘忍程度是不是太過真實了?對此,馮驥表示,雖有一些血腥、殘忍的鏡頭,但《紅海行動》核心是反戰的,這些鏡頭主要是想讓觀眾知道,今天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
【場面】
不惜成本,
海軍支持相當于16億
影片中扮演軍艦政委的王強,來自海政電視藝術中心,同時也是這部影片的軍事制片人。電影《紅海行動》出品人唐靜介紹:軍事制片人是非常繁瑣、非常辛苦的差事,所有關于艦艇、關于飛機、關于所有軍事預算都是要王強帶領團隊配合完成的,“在摩洛哥拍攝期間,正好趕上臺風季節,給拍攝增加了特別大的難度。那一個月中,王強帶領的10人團隊要保障全劇組幾百人所用裝備,幾乎每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
《紅海行動》是有史以來軍方允許上軍艦拍攝的第一個劇組。王強介紹:“一個軍艦的配合,相當于16個億的預算在配合我們拍攝,每一個離靠碼頭的動作約50萬預算。”總策劃周振天則補充:軍艦不是專門擺著讓劇組拍攝的,而是在執行任務過程中插空讓劇組拍攝,“為此,王強得兩頭協調——軍艦沒來攝制組著急,軍艦來了攝制組沒有準備好、機器沒到也著急。”
【合作方】
精挑細選,于冬起初不愿參與
為什么會選擇博納影業?唐靜解釋,主旋律影片的第一個大難題是找一個在做主旋律題材方面有經驗、有成功范例的合作者,博納影業則有成功拍攝《智取威虎山》和《湄公河行動》的經驗。唐靜透露,博納影業總裁于冬一開始并不愿意參與這部影片的拍攝,“當時他們做的《湄公河行動》馬上進入后期,又在籌備《建軍大業》。分身乏術,所以就婉言謝絕了。”
王強更是爆料:見面時,于冬只給了海政方面20分鐘的時間,唐靜將劇本故事講給他聽。故事吸引了于冬,只聽了10分鐘,就拍板決定參與拍攝,并當著他們的面給林超賢導演打電話交流。
導演:不瘋魔不成活的林超賢
林超賢武戲導演出身,曾在好萊塢工作,熟悉現代電影高科技和工業化生產的流程。唐靜透露,林導上過軍迷的高級培訓班,屬于高級軍迷,他告訴海政方面,“我這一輩子都沒有想到還能夠有軍隊支持我拍片,想都不敢想。我過去想,能夠拍警匪片、拍拍警察就很好了,哪里想到有軍隊可以拍?”
為了彌補林導對中國軍隊不夠了解的短板,海政方面先帶他去見總顧問夏平將軍,“夏平將軍專門抽了兩個下午的時間給他講了也門撤僑的全過程。”此外,又帶他去蛟龍突擊隊體驗生活,“影片的軍事顧問,是原來蛟龍突擊隊的大隊長,提供了很多作戰細節。比如說第一場戲,狙擊手在武直-9上打海盜時狙擊槍是怎么放?最后用的不是架子而是軟吊帶,那就是軍事顧問提供的蛟龍突擊隊的真實生活。”
在出品人唐靜看來,林超賢導演在摩洛哥的狀態和在北京的狀態完全不一樣——原來是彬彬有禮,在摩洛哥拍戲的時候就像瘋了一樣,每天穿著蛟龍突擊隊的隊服,騎著摩托車,開著沙灘車來回幾個山頭跑,給演員做示范,“整個現場他是很少坐在監視器前不動的,看一眼就跑了,在現場‘飛’,我們都說他是戰神附體。”在影片中扮演突擊隊長的張譯說:“他最嚴苛的不是對演員,而是對他自己,嚴苛到了可以不顧生死。我親眼看見他為我們演員走所有的位置,他甚至可以試爆破點,你說這人正常嗎?太可怕了。”
張譯還介紹,有一次碰到龍卷風,“當沙塵過去之后,我發現那不是自然的沙塵,是一輛車翻倒時弄起的塵煙,導演就坐在翻倒的車里。趕緊跑過去把車翻過來,把他從底下拽出來。他腦袋上流著血,擦了擦血告訴我們說,來,我們繼續。”原來,林超賢乘坐攝影沙灘車在沙漠里撞上了一輛時速60公里的坦克。當時林超賢沒有當回事,拍攝結束后去醫院拍了X光片才發現兩塊頸椎的骨頭移位,至今對日常坐姿仍有些影響。
林超賢則說,要把這么多年的夢想在《紅海行動》中實現了,他甚至告訴總策劃周振天,“這個戲我已經過足癮了,太累了,下一次拍一個愛情片”。
主演:按照湯姆·漢克斯標準挑選的張譯
不同于《戰狼2》中吳京的孤膽英雄,《紅海行動》主角是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并非硬漢類型的張譯在片中扮演隊長楊銳,是8人組的核心人物。
導演林超賢曾透露,他是按照《拯救大兵瑞恩》中湯姆·漢克斯標準選的張譯:“我希望小組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不要老是清一色的硬漢。隊長這個角色除了動作,還需要有一種文人的氣質,就好像你很難想到會讓湯姆·漢克斯來演一個軍人,張譯就有這種感覺在。”
林超賢的電影以“虐”著稱,他拍的每部電影幾乎都讓主創吃盡苦頭,《紅海行動》在摩洛哥拍攝了近5個月的戲,北非靠近撒哈拉大沙漠,白天氣溫50℃,大風很容易形成沙塵暴。有時為了拍攝需要,導演還架起鼓風機來烘托氣氛。為了保持拍攝狀態,“蛟龍小隊”成員進行了長達120小時的槍械訓練、4000分鐘的戰術走位訓練以及200小時的實戰演習。張譯說:“一場戲拍下來,感覺肺泡里全都是沙子。”
受傷更是家常便飯,劇組上下沒有一個人是“毫發無損”,張譯在開拍沒多久就遭遇腳踝斷裂:“那天已經是黃昏,快收工了,白天跑了一天,確實腿有點軟了,跑不動了。導演說再來一遍,我演的隊長楊銳,需持槍快速奔跑沖在最前面。沒注意前面的馬路牙子下面是一堆碎玻璃,左腳一下子滑出去使得身體失去重心。摔了之后本沒有受傷,但右腿反應比較靈敏,迅速跟進、補位,就補到了左腳的腳踝上,一腳給自己踩骨折了,整個腳踝完全斷裂。”
極端痛感過去之后,張譯說自己一直在和導演講“對不起”這三個字,“因為我知道男一號摔傷對一個劇組的打擊太大了,你一個人出事,要耽誤好幾百人的工作,這種壓力很難承受。”
對于張譯的傷情,醫生的判斷是至少需要休養3個月。張譯說那時才剛開始拍攝,其實制片方完全可以換一個演員,但是林超賢導演拍拍他的肩膀說,“隊長,我們等你回來。我真的是……必須赴湯蹈火。” 幸運的是張譯和醫生找到了一種神奇的“免負重靴”,張譯穿上后能把受傷的腳踝箍住,所有力量集中在小腿,雖然還是痛,但基本可以在鏡頭前一瘸一拐地走路了。
張譯曾當了10年兵,也在《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等作品中扮演過軍人角色,還在特戰部隊和偵察兵部隊體驗過生活。盡管如此,張譯這次還是把自己“歸零”,進行像偵查、搜索、行軍、持槍、投彈等基礎練習:“持槍分長槍和短槍兩塊,搜索主要針對配合,幾個人在一起組成作戰小組。我們以往的基礎訓練動作跟這次的要求完全不同,所以要把自己‘歸零’。”
參演此片,張譯笑說軍艦完全讓他大開眼界:“我為什么當時沒當海軍呢?太帥了。” 文/本報記者 肖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