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券商資管大集合產品參公改造開始進入快車道。3月17日,興證資管旗下第一只大集合產品公募化獲批,券商資管公募化又迎來一員大將。
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興證資管首只公募化大集合——金麒麟領先優勢,已經依據“資管新規”及《證券公司大集合資產管理業務適用<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操作指引》完成產品改造和客戶意見征詢,新合同于4月13日生效,預計將在5月中旬面世發行。
金麒麟領先優勢的改造和發行,意味著興證資管正式進軍公募市場。業內人士認為,興證資管未來可發揮近20年來在主動投資管理領域的深厚積淀,特別是在權益投資方面的傳統強項,為投資者提供標準化、低門檻、多策略的公募投資工具。
偏股混合型公募化產品,1元起投
去年下半年開始,中信證券資管、東方證券資管、國泰君安資管、廣發證券資管等相繼獲批發行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產品,并獲得投資者踴躍認購。
“公募化”是券商資管的大集合產品在《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和《證券公司大集合資產管理業務適用操作指引》等行業法規指引下,對照公募基金進行規范改造。改造后的大集合產品,將正式貼上“公募”標簽,從投資門檻、投資范圍、投資運營等方面與公募基金實現統一。
據了解,完成公募化之后的金麒麟領先優勢是1元起投的偏股混合型產品,管理人擬全員參與該產品,興證資管也以自有資金跟投。
該產品由興證資管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助理匡偉擔任投資經理。匡偉是研究員出身,2008-2010年任天相投顧醫藥行業研究員,2010-2014年任萬家基金醫藥行業研究員。2014年10月加入興證資管,2015年8月至今任多只集合計劃投資經理。
日前,匡偉接受券商中國記者專訪時,詳細介紹了他個人的投資框架和投資理念。匡偉主要運用價值投資理念,自下而上擇股,擅長識別具備長期成長性的優質個股;行業適度分散,個股相對集中,兼顧風險與收益。
他側重于精選基本面優秀、競爭優勢明顯、成長性較高、發展階段處于“1到N”的企業,在合適的估值水平進行配置。也因此,宏觀市場的短期波動不會對其持倉帶來顯著影響,而在當前時點上,他認為市場處在一個相對偏低的位置,這提供了較高的風險補償。
來看匡偉訪談實錄:
“自下而上擇股,行業適度分散”
1、券商中國記者:可否簡單介紹一下您的投資理念?
我在投資中比較求穩,行業配置通常較為分散,但在個股上會稍微集中一些,前十大股票的集中度通常能占到50至60個點。我認為個股的配置不應太分散,否則會出現偏指數化的問題,而且研究的精力也跟不上。
相比于板塊,我更想找到好的股票。如果一個板塊里沒有一只好的股票,那么我不會投資。
個股的成長性要從三個維度來看:
一是行業的空間。比如,某家公司所在的行業空間非常大,行業滲透率現在是10%,未來有望達到100%,即有10倍空間。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就屬于滲透率較低的情況。
二是龍頭市占率的提升。比如,一家公司現在的市占率為10%,未來如果能提高到40%,即使行業本身不再增長,公司業績也能增長3-4倍。
三是盈利能力的提升。假設一家公司的ROS是5個點,未來能達到15或者20個點,這其中也有3-4倍的提升空間。
因此,即使一個行業處于成熟期,但是其中的龍頭公司市占率提升空間非常大,疊加其自身的盈利能力還能繼續提升,那么這家公司的成長空間也是很好的。從這三個維度出發,就可以從處于不同發展時期的行業中,挑選出一些適合持有的股票。
2、券商中國記者:您挑選出來的股票主要分布在哪些行業?
我對行業本身是沒有偏好的,而是通過上述維度挑選出來的股票,自然而然落到了一些行業里面。
從結果來看,我擔任投資經理以來在大消費領域的投資比例相對較高,包括食品飲料、輕工、零售超市、家電等。另外,因為我本人是醫藥行業研究出身,所以在醫藥領域的投資比例也較高。
此外,我也關注TMT行業,這與大的時代背景相關,有一部分自上而下的因素。中國未來想要有所突破,無論制造業、服務業,還是金融業,都需要強大的科技支撐。在“科技強國”的國家戰略之下,不管是芯片、高端軟件還是其他技術領域,都不能再受制于其他國家。TMT行業機會顯而易見,但是把握的難度不小,因為很多公司都還處在初步的創業期,尚未達到非常領先的階段,并且需要在全球市場上與海外公司同臺競技,哪些公司最終能脫穎而出還難以預測。
相比之下,很多消費品公司不需要和國外的公司比拼,比如白酒和調味料領域中的一些公司,在競爭中逐步成為國內的龍頭。
3、券商中國記者:那么,您怎樣去配置TMT行業呢?
TMT行業的機會非常大,但投資的波動性也很大,導致選股難度高,判斷失誤的概率較高。
我們在TMT行業投資中,會傾向于選擇已經具有領先優勢的公司。另外還有一些公司,雖然目前還沒有領先,但有其他的相對優勢,比如政府的強力支持等,我們也可能配置。
總體而言,TMT是我們看重的行業,但我們更為關注消費領域,因為消費領域具有更大的基座,很多子行業的規模都在幾萬億,未來我們配置在大消費的倉位應該會更高。
有人提出,醫藥、科技這些板塊的估值已經很高,是否還具有投資價值?我認為這需要從更長期的角度思考。醫藥、科技行業中的優秀公司,長期成長空間非常大,雖然短期估值不低,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司的業績增長能夠逐漸消化估值,長期的復合回報率仍然具有吸引力。
追求“從1到N”的機會
4、券商中國記者:所以您挑選的公司都是確定性比較大的嗎?
許多投資大師在自己的著作中建議投資者:要盡量做判斷難度小的投資,規避高難度動作。從這個角度,我們更傾向于投資發展階段從1到N的公司,這些公司往往已經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具備競爭優勢而且未來的路徑很清晰。投資這樣的公司,成功的概率比較大。
而從0到1的投資過程中,有諸多風險。例如,公司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以及其他偶然因素和環境因素,都加大了決策的難度。但是誘惑在于,一旦判斷對了,收益率和彈性都很高。然而,如果對相關領域比較熟悉,可以做出比其他人更精準的判斷時,也可以進行一定的從0到1的投資。比如我對醫藥領域比較熟悉,就可能投資一些初創的創新藥公司。
但是在科技這個領域,我們在投資一些創新型公司時就強調控制頭寸。當然,科技板塊也有一些具備全球競爭力的領先公司,比如安防領域、面板領域、通信設備,這些公司已經處在從1到N的發展階段。
5、券商中國記者:除了上面您介紹的三個維度外,您還根據哪些具體指標挑選公司?
前面所述的三個維度,是判斷一家公司長期成長空間的方法。但是,有空間并不意味著一定能實現最終的成長,還需要考量其他因素,我們主要看如下三個方面。
第一,看它的商業模式。比如公司提供什么服務、向誰收費、能不能賺到錢,以及,這個商業模式在未來的社會環境下能不能持續賺錢,等等。
第二,我們關注公司的競爭力,即,同一種商業模式下為什么錢是被這幾家公司賺走,而不是其他公司。能夠在同業競爭獲得較大市場份額、從而盈利能力較強的公司,往往在某一個或幾個方面具有相對優勢,可能是有較強的品牌,可能有較強的渠道,可能是擁有某項專利技術,也可能是擁有一些壟斷資源。
擁有較強的核心競爭力的公司,往往體現出較好的財務數據,比如較高的ROE和ROS、充沛的現金流、較低的負債等。我們研究公司的財務數據,是想找到擁有較好商業模式和獨特競爭優勢的公司,而不是單純追求高ROE。如果一家公司的ROE只是短暫處在高位,幾年后很可能下降,它就不是一個好的投資標的,因為它的商業模式很可能無法持續,或者競爭力在降低。相反地,如果一家公司現在ROE較低,但原因是其正處于打壓競爭對手的價格戰階段、當前盈利能力較弱,同時對手公司的現金流已經幾近枯竭,這樣的公司我們反而可能會投資,因為它具有更強的競爭力,隱含著未來的財務數據大概率會好轉。
一家公司如果擁有上述兩方面特質,就基本具備了可投資的框架基礎。
第三,我們看重上市公司的誠信和分享精神,如果大股東或者管理層不愿意與小股東分享經營成果,或者存在其他信用、品德問題,這類公司我們會規避。
我們把管理層能力、治理結構、股權結構,是否出現過不規范的行為等,放在非常高的維度去看待,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些因素甚至比商業模式和公司競爭力更重要。
6、券商中國記者:從研究到買入一家公司需要多長時間?
我希望我們的投資操作具有較強的確定性,提高個股的勝率,所以可能會研究很久、確保對公司的商業模式、核心競爭力、管理層能力考察足夠細致之后,才會買入一支股票。
7、券商中國記者:您在彈性和成功率之間是如何平衡的?
我希望把“金麒麟領先優勢”打造成收益率曲線比較平穩的產品,實現業績的長期穩步增長。同時具備高收益率和高成功概率的公司非常稀缺,在彈性和成功率之間,我們更看重后者,希望通過提升勝率,力爭提高收益率和降低波動性。
從歷史上看,我們的組合在任何一輪比較大的市場回撤中,都比指數表現更好,這說明上述做法是可持續的。可持續的關鍵,在于方法的可復制性。
對宏觀市場的變化“跟蹤”多于“預判”
8、券商中國記者:三月份以來,受新冠疫情蔓延影響,權益市場出現了不小的波動。現在對于一只偏股混合型的產品來說,是一個好的時間點嗎?
我認為現在A股市場處于較好的建倉時點。疫情帶來了比較好的投資機會,全市場都不太樂觀的時候通常是一個較好的買入時機;另外從整體指數看,市場處在一個相對偏低的位置,這提供了較高的風險補償。
絕大部分時候,市場波動對我的投資組合構建和倉位抉擇影響不大,但當一些極端情況發生時,比如市場快速上漲到高位,我也會在倉位和持倉結構上做一些應對。
實際上,每只產品在運作中都會面臨壓力,尤其當市場風格跟產品的投資風格不太一致時,這時候既考驗投資者,也考驗投資經理。如果投資經理的思維偏短期,壓力下容易動作變形,只有依靠長期的信仰和理念、真正看清和認同所投資公司的價值,才能穩定地長期持有標的股票。
9、券商中國記者:您會對市場做一定的預判嗎?
宏觀事件本身判斷的難度非常大,有很多不確定性,即使判斷對了,也不一定能做出正確的反應。
所以多數情況下我們更多是跟蹤宏觀事件誘發的一系列變化,并進行合理的投資調整。
10、券商中國記者:今年醫藥板塊的表現非常不錯,之后隨著疫情發生變化,您是否也會靈活調整持倉?
我奉行的是自下而上的投資理念,如果疫情發生變化,我會分析這一變化對特定行業和標的公司的影響,而不會單純因為板塊下跌就進行調倉。
關鍵詞: 興證資管金麒麟領先優勢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