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多年坎坷上市路,金丹科技A股IPO迎來高光時刻!
4月22日上午,金丹科技上市儀式“云敲鐘”之后,金丹科技股票在深交所上市交易。
作為2020年河南省IPO第一單,金丹科技也成為河南省第82家A股上市企業、河南省第12家涉農類A股上市企業。
而在此前,金丹科技上市已于1月16日完成首發過會,審核制下周口市第一家IPO企業隨之出爐。
金丹科技股票上市交易,為2020年河南首單IPO
4月22日上午9點25分,隨著金丹科技敲鐘上市,2020年河南企業IPO第一單正式收官,第82家豫股上市企業隨之躍然而出。
金丹科技上市儀式在周口舉行,通過“云敲鐘”啟動股票上市交易。河南證監局局長王廣幼、周口市委書記劉繼標、鄲城縣縣委書記羅文閣等相關領導均出席了這次儀式。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現場見證了“云敲鐘”儀式。
金丹科技IPO是周口市產業經濟發展中的一件大事。周口市副市長胡軍在上市儀式上表示,這是周口市推動骨干企業加速轉型升級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對提升全市農產品深加工產業發展水平,示范引領更多周口本土企業走向資本市場,必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鄲城縣縣長李全林表示,金丹科技堅持自主創新,強化科技支撐,逐步發展成為全國乃至世界乳酸行業的領跑者,走出了一條傳統農區特色新型工業化發展之路。
金丹科技董事長張鵬在上市儀式上表示,“金丹科技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是我公司在資本市場運營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也是公司發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爭取盡快把金丹科技打造成具有世界核心競爭能力的乳酸及聚乳酸生物新材料企業。”
而在這之前,同時兼具農業和高科技符號的金丹科技,已經發展成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金丹科技成立于2006年8月10日,是國內乳酸及其衍生品生產的龍頭企業,其主要產品包括各種級別的乳酸和乳酸鈣、乳酸鈉及乳酸酯類等,公司乳酸以及乳酸鹽的產能排在世界第二位。根據IHSMarkit的統計,2018年公司的乳酸及其衍生品全球市場占有率為18.34%。
招股書顯示,發行前張鵬持有金丹科技43.62%的股份,系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現任金丹科技董事長、黨委書記、法定代表人,曾任河南省鄭州合纖廠技術員、河南省鄲城縣科委工業股長、鄲城縣生物化工廠廠長等。
本次發行后,張鵬的持股比例也降至32.69%的股份,仍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由中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1.53%的深圳首中教育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是金丹科技第三大股東,持股653.40萬股,占上市后總股本規模的5.79%。中原資產是河南首家AMC。
IPO募資5.4億,
加碼主業、延伸產業鏈
作為一家涉農的上市公司,其最近三年研發費用穩步增長,2017年~2019年,其研發費用分別為2499.94萬元、3054.77萬元和3331.17萬元。
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有著技術背景的高管團隊,如董事長張鵬、總經理于培星及董秘崔耀軍,也均為國內乳酸行業的專業技術人才。
高管團隊的專業背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此次募投資金的投向。
據招股書顯示,金丹科技此次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擬公開發行2830萬股,不低于發行后總股本的25%,保薦機構為國金證券,計劃募集資金5.4億元,分別用于年產5萬噸高光純L-乳酸工程項目、年產1萬噸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從歷年數據看,2017年、2018年、2019年,金丹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52億元、8.02億元、8.78億元,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4779.6萬元、8318.82萬元、1.13億元。
聚乳酸成為本次募投項目的亮點。聚乳酸作為市場應用前景廣闊的可降解綠色環保材料,在可降解塑料、紡織纖維、新型醫用材料等領域應用前景廣闊。
IHS Markit 的數據顯示,全球聚乳酸(PLA) 市場未來將以超過 9%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預計到 2023 年,全球聚乳酸需求量將達到 30.19 萬噸。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是市場前景廣闊的發展領域,聚乳酸塑料有望成為乳酸最有前途的終端應用領域之一。
張鵬告訴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預計未來幾年,隨著聚乳酸市場需求快速增長,聚乳酸將超過食品和飲料行業成為乳酸的第一大應用領域。”
聚乳酸系乳酸單體經脫水縮聚所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種典型的合成類可完全生物降解材料,在生物醫用高分子、紡織行業、農用地膜和包裝等行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根據招股書,近些年,金丹科技通過技術引進與合作研發,掌握了以乳酸為原料,采用有機胍催化劑生產可降解環保新材料丙交酯及聚乳酸(PLA)的關鍵技術與工藝,并計劃進行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運用。
實際上,盡管金丹科技在乳酸及乳酸鹽方面已成行業龍頭,但是對于聚乳酸仍屬于新進入者,其下游行業與其目前乳酸產品下游行業存在較大差異。相對于雙匯、金鑼、伊利、蒙牛等食品領域的乳酸下游市場,聚乳酸的下游市場則可能更多涉及醫藥、化工等領域。
據悉,目前國內和國際聚乳酸市場仍主要被全球最大的量產聚乳酸廠商Nature Works等境外廠商所占有。
河南上市新風景
從新三板摘牌到A股上市去
近年來,河南企業上市節奏明顯加快,2019年有兩家企業完成上市,分別為天邁科技和建龍微納。而在今年不到4個月的時間里面,已有三家企業完成過會,分別為金丹科技、捷安高科和洛陽新強聯。
與此同時,還有藍天燃氣、開普檢測、信大捷安、仲景食品、百川環能、眾智軟件、科隆新能、速達工業、瑞豐新材、仕佳光子等10家企業在排隊。其中藍天燃氣目標上交所主板,仕佳光子、科隆新能和信大捷安則目標科創板,開普檢測目標中小板,仲景食品、瑞豐新材、速達工業、眾智軟件則目標創業板。
其中藍天燃氣、信大捷安、百川環能、眾智軟件、速達工業有掛牌新三板的經歷。另外,去年、今年首發過會的5家豫企中,除洛陽新強聯外,其他幾家企業都曾經掛牌新三板,并在啟動A股上市之后逐步從新三板摘牌,全力備戰A股上市。
以金丹科技為例,該公司于2015年7月22日掛牌新三板,并于2019年5月16日從新三板摘牌,在接近4年的掛牌期間,金丹科技的營收由掛牌當年的5.7億元增至2019年的8.78億元,凈利潤則由3631.1萬元增至2019年的1.13億元。
與此同時,其業績對食品級乳酸的依賴進一步下降,而盈利能力更強的乳酸鹽產品如乳酸鈣銷量在額持續增加。
“新三板掛牌為公司對接資本市場、成功登陸創業板提供了有益的經驗積累。”張鵬告訴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掛牌新三板有助于公司建立健全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完善內控制度,通過新三板掛牌,公司進一步增強了合法合規經營、誠實守信、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等規范運作意識等。
而與金丹科技隔日過會的建安高科,曾于2014年1月24日掛牌新三板,是河南較早掛牌新三板的科技創新型企業。
2016年,捷安高科啟動其首次IPO輔導,并在2017年8月份發布了預披露材料,但在排隊7個月后,捷安高科撤回了申報材料,理由是公司調整上市計劃。而在此之前,金丹科技首次IPO上會折戟而歸。
不久之后,金丹科技和捷安高科兩家企業相繼重啟IPO ,并于今年1月份先后完成過會,拿到了登陸深交所創業板的門票。
關鍵詞: 金丹科技股票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