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傳北京發布“地攤地圖”,經記者向市城管委核實,此為謠言。“地攤地圖”中所謂的109處擺攤地點,實際上是多年前本市無序設攤較為集中的點位。經過近年來的綜合整治,這些攤點基本得到整治。
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不同城市有不同情況。北京作為偉大祖國的首都,有自己的城市功能定位和管理要求。近年來,北京市堅定有序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開墻打洞”、占道經營、無證無照經營、背街小巷環境等問題逐步得到整治,城市品質和人居環境明顯提升,市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進一步增強。城市精細化治理是一個久久為功的過程,稍一放松就可能前功盡棄,治理成果就可能付諸東流,街道臟亂、假冒偽劣、噪音擾民、游商滿街、堵塞交通、不衛生不文明等曾經的城市頑疾就會卷土重來,這不利于樹立良好的首都形象和國家形象,不利于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北京不應也不能發展那些不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不利于營造和諧宜居環境的經濟業態。
這次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北京經濟社會發展、市民生產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記者從市有關部門得到消息,北京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部署要求,在持續抓好常態化防控前提下,抓住窗口期,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目前,全市各級采取積極措施,克服疫情影響,出臺落實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援企穩崗、靈活就業、扶貧濟困等一系列政策,千方百計幫扶中小微企業,組織開展北京消費季活動,發展特色商圈、夜間經濟、休閑經濟,辦好市民家門口的便利店,促進消費回暖,增加就業機會,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努力把疫情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