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網站13日消息,近日,北京多家網貸平臺正式接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即征信系統),平臺所有借款人借款相關的信用信息將定期報送征信系統,目前這些接入平臺的借款人已經可以在個人征信報告上查詢到相關借款記錄。
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指出,2019年9月2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聯合發布《關于加強P2P網貸領域征信體系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支持P2P網貸機構接入征信系統。《通知》的下發,對防范整體系統性金融風險、完善金融基礎設施等都具有重大意義,并進一步推動了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工作。
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表示,網貸行業接入征信系統的工作一直在穩步推進,央行征信中心的征信系統建設也不斷取得新進展。2020年1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二代征信系統正式上線。二代征信系統在一代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優化改進,將以前體現近2年信用記錄提高到體現近5年的逾期記錄和還款記錄,個人和企業信用狀況反映更為全面、及時,失信懲戒力度也更為嚴格。
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表示,網貸平臺接入央行征信系統進入新的執行階段,有效觸達了市場多方主體的合法訴求,將在多方面產生積極作用。
一是降低平臺風控成本,提升運維效率。未來全量接入央行征信系統的網貸平臺數量增加,所有數據全部聯通,借款、還款記錄變得有據可循,平臺的綜合信用評估能力將大大提升。
二是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風氣。如果借款人失信,則會被記入個人征信報告,或面臨提高貸款利率、限制提供貸款等懲戒措施。失信行為受到強力約束,惡意逃廢債情況可能會得到進一步的改善,還款效率增加,出借人的債權利益得到實質性保障。
三是切實維護金融消費者,保護個人信用信息權益。借款人可以自主查詢個人征信報告,如果發現信用信息錄入不實,借款人有權向征信機構或信息提供者提出異議申請,要求更正,避免數據報送可能存在的主觀失誤。